第一百四十九章 从实力上去论述 (第2/3页)
坐家虎,欺负你了。我只与你一个对一个,不许帮丁!”
对来说,大鹏就不怎么地了,需要联手三万小妖一起上才有胆量和孙悟空一搏:三魔闻说,即点大小怪,前前后后,有三万多精,都执着精锐器械,出洞摆开一个三才阵势,专等行者出口,一齐上阵。
青狮的本相可以直接正面战斗,曾吓退十万天兵,吓跑过猪八戒。大鹏本相不能用来直接正面作战,最多是在对方逃走时从背后进行追袭,要是不先把对方打跑,大鹏根本没有施展本相的机会,武力上的短板限制了大鹏本相的发挥。
另外大鹏还是个兄控,他的哥哥在他的心目中形象十分伟岸,有青狮在身边的的时候,大鹏十分猖狂,敢放狠话要捅如来:三魔道:“大哥休得悚惧,我们一齐上前,使枪刀搠倒如来,夺他那雷音宝刹!”
但等到青狮不在了,大哥不能罩他了,大鹏立刻怂的连金光都不敢靠近了:原来大圣藏在光中,【他怎敢近?】嚣张的气势立刻全无,可见青狮是大鹏的最大仰仗。所以大鹏为什么甘愿当小弟就很容易理解了。
青狮白象值得大鹏叫一声哥哥,大鹏能以区区一声大哥的代价而拥有青狮白象这两位结义兄弟,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狮驼岭是西游记原著中,地位举足轻重的一个单元。以西游记这种单元剧模式结构的作品来说,像狮驼岭这样被反复强调暗示,埋设伏笔的故事是少见的,狮驼岭几乎承担了西游记后半本书的高潮,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绝对非同一般。
【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
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
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
西游记并不属于喜欢讲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乌巢禅师的预言对于推理大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线索,而此线索中却以狮驼岭为信息压轴,足见狮驼岭的重要性。
把这段话稍微区分一下重点,翻译为:
王国里面住满了妖精,魔王却都住在大山上,狮子和大象成为了统治这里的魔王,老虎和苍狼替他们管理书文,虎豹给他们拉车。
本就惜字如金的预言里,有意义的部分划出整个后半段给青狮白象造势,这里甚至省略了大鹏。
由此可见,青狮白象堪称是西游故事的压轴,这在西游记主线故事刚刚要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下来了,这是多么大的排面!大鹏不叫他们大哥,叫谁?
【五百罗汉闹喧天,八大金刚齐嚷乱。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
在黄风怪处,作者又暗暗在赞诗内埋下彩蛋,暗示了青狮白象的出走。
文殊菩萨狮猁怪的人脉圈,这个描述是不是莫名的眼熟?
狮驼岭相关段落在全书之中占据篇幅之长,前后文伏笔映照之深,排场之大,在全书反派之中仅次牛魔一家,是重头戏中的重头戏,狮驼岭也是全书小妖明面数量最多的一个妖怪团体,作者对狮驼岭的偏爱可见一斑。
而在这个集体中,大鹏甚至都未必是最侧重描写的。
从创作角度讲,狮驼岭情节设计时的初衷,关卡boss就未必是大鹏。
狮驼岭全篇围绕狮字,以一句为例:
行者道:“弟子屡蒙教训之恩,托庇在佛爷爷之门下。自归正果,保护唐僧,拜为师范,一路上苦不可言。今至【狮驼山】【狮驼洞】、【狮驼城】,有三个毒魔,乃狮王、象王、大鹏。
有鹏粉可能要问了,狮驼国是那地方本来就叫狮驼国,跟青狮有什么关系?
对不起,西游记不是历史书,地名并非盖棺定论不可更改的既定事实,而是作者根据想象与情节需要为书中角色量身创作的虚构产物,书中凡出现的地名,要么有真实历史原型,要么和剧情,角色相关,绝无胡编乱造的道理,这方面的考据文章非常多,若是能对此有所了解,应该能够理解。
作者写了一个发生在【狮驼山】【狮驼洞】、【狮驼城】,老大是狮子精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