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屠杀 (第2/3页)
不见的年轻人。
“观众喜欢什么,我拍的,才是艺术!”
“去他妈的伤痕。”
“老子就是要弥补伤痕!”
家里的客厅很安静
李轩靠在沙发上,看着电脑屏幕。
豆瓣的页面还停留在9.1分,评论区已经刷出了几万条。
他没有去看那些分析艺术性、镜头语言的长篇大论,而是饶有兴致地翻看着那些最简短、最直接的留言。
【看完电影出来,给俺妈打了个电话,没说啥,就想听听她声音。】
【我一个糙汉子,哭得稀里哗啦的,不是伤心,就是觉得心里堵得慌,但最后又觉得暖暖的。】
【本来以为是去看苦难的,结果被塞了一嘴的麦子糖,又甜又涩,后劲儿真大。】
李轩的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这才对味儿。
票房,评分。
自己确实在意,影视人谁不在意这个啊,不整那些虚伪的。
确实在意。
但其实.看着这些评论里的人,看完电影后得到的东西——是快乐的时候,快乐的感觉,就比票房评分出现的时候更迅速,更快速的出来。
前世那部《隐入尘烟》,是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地剖开了生活的脓疮,让人痛彻心扉,但也只留下了无尽的致郁。
而现在,他给这把刀,装上了一个温暖的刀柄。
他保留了所有的苦,但给了那份苦一个可以喘息的出口。
这种亲手将一部致郁神作,改成治愈系爆款的快乐
嗯.
真不错。
旁边的刘亦妃也捧着手机,小脸上表情变幻不定,时而蹙眉,时而抿嘴偷笑。
最新款的苹果4手机
李轩也有点恍惚。
也是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了啊
她的手机从昨晚开始就没停过,各种祝贺的短信,各种雪中送炭后又来锦上添花的问候,还有一份份雪片般飞来
刘亦妃仰起脸,看着李轩,眼睛亮晶晶的。
“我现在,是不是也算……演技派了”
“在我这儿你才算演技派。”
李轩收回目光。
“所以,我们接下来该准备下一部作品了”
刘亦妃愣了一下,把手机收了回来,眨了眨眼:“下一部?《隐入尘烟》这才刚开始啊,后面还有路演,还有各种宣传……”
“你这么跟我说,是想邀请我当你的女主角吗?”
刘亦妃的心跳跳的很快。
她看着李轩那张平静的脸,仿佛外面那些关于票房、关于口碑、关于奖项的惊涛骇浪,都与他无关。
他好像永远都这样,永远都只看着前方。
刘亦妃此时忽然笑了,眉眼弯弯,像一只狡黠的猫。
她故意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往李轩身边凑了凑.
果断遗忘了刚刚发到自己手机上的那一堆子的企划案。
甚至还有大的商业片打算重启自己。
可惜,现在我也不混京圈,也.没继续混好莱坞圈了。
《功夫之王》之后把我丢掉,现在又想把我捡起来。
可没那么容易。
刘亦妃眯着眼笑道。
“我当然愿意啦!现在除了你,还有谁敢真的让我当女主角啊?”
她掰着手指头,煞有介事地数着:“《功夫之王》那事儿才过去多久,万一我下一部又演砸了怎么办?他们都是老狐狸,都邀请蒋文丽去啦,你现在可是我的老板了,你不能不要我吧?”
李轩看着她那副耍赖的样子,笑了。
“这是赖上我了啊。”
“嘻,”刘亦妃一点也不恼,反而笑得更开心了,顺势就接了下去,“那就多多指教啦,导演.什么企划,我都能演。”
只要。
男主角是你。
张谋子的院子里,很静。
他亲自执壶,给对面的马小刚斟了一杯茶。
茶汤澄红,晃动不止。
和马小刚那只端着茶杯,却啧啧的感慨。
“一千五百八十万……这位火云邪神,居然把文艺片,伤痕文学的文艺片,拍出到了这种成绩来。”
“老张,你看明白了吗?”
“一部农村题材的苦情戏,首日票房一千五百八十万!”
“管唬的《斗牛》,顾长韦的《立春》,两部片子加起来的首日票房,还不到人家的一半.”
马小刚的声音里就震惊多于感慨了。
这已经不是后浪推前浪了。
这是海啸直接把沙滩上的城堡给拍没了。
张谋子没说话,只是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表面的热气。
他的动作很稳,和他这个人一样,永远四平八稳。
“你这华夏第二的导演,也能说出这种不淡定的话来,我早就关注到他了,从《活着》的电视剧开始,再到《南京照相馆》,再到现在,确实是一个.未来可期的家伙。”
马小刚就说道。
“《南京照相馆》那时候他还只是在题材上取巧,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从切入点下手,有一说一,在拍摄技巧上,倒是没露太多的手。”
“可这次不一样。”
“这次他是在王塑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伤痕文学’地盘上,正面把人给干趴下了。”
“口碑,票房,全方位的碾压,我很难不怀疑,在两年后的大奖里,至少.能压过这两位‘第六代’。”
马小刚站起身,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
“这小子,已经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