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下沉的新三国,空降的李导能否有调度大型剧组的能力? (第3/3页)
觉来。
那种独属于他的艺术风格,从中开始出现,浮现出来的.感觉就很新鲜。
这就足够的,能够让看客感觉的到‘新鲜感’的东西在里面.
就有着看下去的欲望
这个着力点,还真是不错。
让人感觉的到,英雄乱世的味道在里面。
和历史厚重的苍莽,做着差异化.
英雄,豪情!
“哥哥!你说我们,桃园结义吧!”
“好!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同年同日同月死,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哈哈哈!干杯,我家有牛肉,来祭!”
桃园三结义这一段,旁边的徐翔看着微微皱眉,但又舒缓了开来。
吃惯了老三国的‘山珍海味’,从台词到演员都是舞台剧级别的享受,但这一次的《新三国》用的白话文,韵味可就大大的减少了。
这,也是策略的一种吧,韵味虽然是减少了,但白话文显然就有着更多的受众,而文言文则是有着更多的韵味在里面,对于徐翔来说,白话文的语言有点过于的下沉了,下沉更容易理解。
但就是少了味道.
次日,收视率已经出来了,在有着《老三国》出来搅局的情况下,《新三国》依然是取得了7.1个点的首日收视率,在当季度的首日收视率里,排行的是第一名,甚至比《老三国》还要高。
这相当于安稳落地了吗?
至少,对于此时的央视领导来说,是松了一口气。
太好了。
此时央视8套的台主任秦振刚就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挂的职位是台主任,但作为央视8套的台主任,地位就相当于其他地方台的台长,甚至权力是更大的,可以说,电视剧的部门,他就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老三国》是上一任台主任主导的作品。
但也算是央视8套的‘核心资产’,只要还具备影响力,放出来就能源源不断的.印钱。
还有荣誉。
这一次,《新三国》的表现,收视率还挺高的,肉眼可见,留存率应该也不会差.收视率,可能今年也能和《漫长的季节》还有《潜伏》比更高了。
绝对不能小看三国这个题材的IP影响力.
甚至,秦振刚还打了个电话去给高欣欣恭喜贺喜呢。
恭喜你,为我们华夏文艺圈,为文化输出的传播,为弘扬历史的责任,了然于心,牢记于胸,不忘使命.
此时,刘和伟就疑惑一声。
“话说,他们不是在针对我们吗?在这个节点放《老三国》出来,又来打电话恭喜你?”
挂断电话的高欣欣就淡淡的说道。
“他放《老三国》是宣示主权,是示威,而他现在的这一通电话其实也不算很难理解的事情,那就是认为我们对他的【地位】不会产生威胁,在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来应有的‘责任’和‘大度’了。”
这一点,高欣欣就自嘲一声,其实,本来他也没打算去拿奖,去冲击老三国的荣耀的。
他就没打算!本来就是为了收视率去的,但现在被这位主任一通恭喜的电话过来,就让他感到不爽了。
更精良的画面,白话文就更下沉,而就是这份下沉,就失了内涵,就在拿奖这件事上,渐行渐远.
而互联网的舆论反馈也很快。
“下沉市场,《新三国》可以,但绝对不如《老三国》一根毛。”
“垃圾一部,浪费时间。”
“我很担心,高欣欣负责的部分就仅是‘合格往上一点’而已,那到了后来,空降的‘大导’李轩主导的部分,是否能入目呢?我看,可能不行吧。”
“楼上的,你还不记得低开高走神结尾的《漫长的季节》吗?这就盖棺定论不行了?”
“娱乐圈人给你科普,《新三国》属于【超大型剧组】,而《漫长的季节》属于小品组,小品级组靠才华和天赋是可以解决的,但超大型剧组企划,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才华,还有调度,协调能力,这些都是要看【经验】的李轩说到底才刚毕业没多久,他的【才华】能支撑很多东西,但不包括调度大型剧组的经验,这一次纯粹就是中影空降他去镀履历的.(令人嫉妒)目前来看,高导演的风格明显,也确实是这个事实。”
“如果他能完成要求呢?我说如果.”
“如果你觉得,一个大学生出刚毕业就有18年工作经验,那有可能,不然的话,就绝对不可能,要么就是披着高欣欣的皮,要么就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