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从不羡慕那些有所谓梦想的人 (第3/3页)
沟。明明已经来到了该成熟的年纪,但是心却仍然舍不得放弃青春期残留下来的随心所欲。
我看过很多这方面的书,什么《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或者是《25岁的你,该懂的一些事儿》,大概就是类似于这样名字的一些书。而且这些书都是在我20岁的时候就已经买来看了,并且也都看完了,当然,我这种记性自然也已经忘完了。但我记得,我看的时候,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让我整个人热血沸腾,但书本合上的时候,我又冷静下来了。
因为书合上了,只记得大致的内容,让人冲动努力的细节已经忘完了。所以激动人心的时刻也就过去了。按照我妈的话说:“你这记性,真的能读书吗?”我直白的翻译为:“你这脑子,真的能读书吗?”
所以,你知道吗?鸡汤只能是鸡汤,或许它能填补你一时的空虚,让你做一时的热血青年,但它无法真正的解救你懒惰的灵魂。真正的努力,该看的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枯燥的英语书,或者一些你看不懂却能让你有所进步的书。
微博上也有很多励志的故事,很多励志的鼓励语,我也曾收藏了许许多多,但是我都已经不太记得了,也不会去收藏夹里看,手机也换了好几个了。我唯一会去收藏夹翻出来看的只有言情小说。
那些励志的文章名字大多如出一辙。目的就是让人眼前一亮。觉得生活充满希望。但我一直认为只有绝望的生活才会让人想要让它看起来充满希望。
你看,人们总是知道如何粉饰太平。
比如:有一篇文章叫《你所能想到的30岁是什么样子》,还有《二十岁,告别自卑,拥抱更好的自己》。
再比如:“你无需告诉每个人,你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大多数人只看你飞得高不高,很少人在意你飞的累不累。”
这些文字总是让人觉得仿佛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般,你会不自觉的就对号入座。但我认为,生活虽然不是那么美好。但总不至于太糟糕。如果真的那么糟糕, 我觉得那怎么走都是向上的了。
也许之前励志的量太多,用劲过猛,每一次鼎湖灌顶之后都是无疾而终。
如果让我给二十岁的自己一个建议,那大概会是:请你用力去玩儿,去旅游,去看看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去感受这邪恶与美好并存的世界。它的精彩是带有彩色的泡沫,真实却也虚幻。它能带给你的震撼和成长绝不会输给职场上的尔虞我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