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7章,秋生低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27章,秋生低头 (第3/3页)

国史进皇家。珍藏什袭重加护,感激君恩岂有涯。

    镂金花函砚背书题岁月官名。天眷儒臣宠数新,赐来端砚自枫宸。金函宝相花偏异,奎翰云章世共珍。色炫紫霞光映日,润凝香雾细含津。马肝龙尾那堪比,赵璧连城漫儗邻。

    这龙香墨、端溪砚,想必应该能入武兄法眼吧!”

    “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看着王阳明递上这两样宝物时,脸上那肉痛的神色,武秋生不由一阵暗爽。

    又折腾了王阳明一会,等他铺好了纸, 磨好了墨,武秋生终于开始奋笔疾书。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三立”,现在我们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即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

    在儒家体系中,能够同时做到这三点的,方可称之为圣人。

    中国历史上,能够被称之为圣人的,唯有二个半人。

    其一为孔夫子,孔子是儒家创始人,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桃李满天下。他创立的儒家学说,被历朝历代统治者采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主流学说,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

    其二为王阳明,王阳明在前人基础上,独辟蹊径创立心学,对后世影响巨大。王阳明的学说传播甚广,流传到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近现代许多思想家都受到王阳明的影响,在其学术界流传一句话——“一生伏首拜阳明”。武功方面,他以一介文官身份,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堪称出将入相国士无双。

    另外半个,是曾国藩。

    武秋生这次写的两篇文章,正是第二位圣人王阳明大作——《传习录》以及《大学或问》。

    至于原因么,也很简单,因为站在他眼前的这个男子,也叫王阳明。

    他想试一试,这个男人会不会受到这两本书的启发,领悟出自己的学术,创出心学。...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书吧”,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