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朱元璋,你这刀能砍你朱家人吗?! (第2/3页)
他抬起头,目光根本闪躲,就算直直地看向朱元璋,那眼神里有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
“但是陛下,臣今日触怒天颜,自知难逃一死。但臣恳请陛下,在赐臣死罪之前,能否给臣,也给这满朝文武一个明白?”
“若靖江王殿下在封地所为,真如传言那般暴虐无道、戕害百姓……陛下,您究竟会如何处置?《大诰》之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言,此刻还作数吗?”
“臣只求陛下,给一句准话。”
朱元璋此刻马上就要开口,但陈洛却突然又不给他机会。
“陛下也不用多说,臣替您说!您想说什么呢?是想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定没问题?”
陈洛猛地转身,看向文武百官,仿佛在说一个很正常的情况。
“诸公,诸位,陛下是多么好皇帝啊,陛下一定是这样想的,一定也会这样去做!
他向前再踏出一步,眼中竟无半分惧色:“但本官不认可!陛下,臣还要斗胆说说自己的真实看法,就凭陛下过去之作为,就凭陛下的《祖训录》颁行了已有数年,但臣阅之,其中可有一条写明,亲王贪暴虐民,该当何罪?依《大明律》又该判何刑?”
陈洛猛地转身,朱元璋此刻才知道,眼前的官吏看似疯狂,实则说话极为有条例。
《祖训录》确实是老朱他亲手所定,旨在约束后世子孙,但其条款多为训诫,对具体罪行的刑责却语焉不详,刻意留有了皇家操作的余地。
这是他作为家主和君主的矛盾之处,此刻被陈洛在朝堂上一语道破!
陈洛也根本不给他思索反驳的时间,言辞如连珠炮般轰出,每一句都钉在洪武十五年这个时间节点之前的事实上。
“陛下!臣远的不说!陛下可还记得洪武三年,您的亲侄儿,我大明大都督朱文正之事?!他功高盖世,却因骄侈怨望、窥伺上位,您是如何处置的?”
朱元璋瞳孔彻底收缩!
朱文正?
这个名字可提不的,这位曾被誉为大明军神的圣上皇侄,其下场是朝野皆知却无人敢提的禁忌!
百官之中已有人腿肚发软,几乎站立不住。
朱元璋刚张了张嘴,陈洛却冷笑的再度替他回答:“是,您废其官职,将其软禁于桐城!直至其郁郁而终!但是陛下,您告诉臣!这按《大明律》该算何罪?若他是寻常将官,有此怨望与思之上位之举,可能保全性命,还只是幽禁在京城?”
这话不算完!
“再有!秦王殿下就藩西安已近两载!臣虽远在京师,亦听闻关中百姓有‘秦王宫室营造,役民过甚’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