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死成功了,老朱的反响,扩充历史知识。 (第2/3页)
,必须深入了解洪武朝的具体情况、关键矛盾点和朱元璋的痛点。
所以他打开电脑,开始疯狂的搜索。
而这期间。
大明洪武十五年,紫禁城的乾清宫内
朱元璋屏退了所有太监宫女,偌大的宫殿里只剩下他和太子朱标。
此刻的气氛多少有些压抑,朱元璋背着手,在御案前来回踱步。
他脸上的怒气并未完全消散啊。
“标儿。”朱元璋终于停下脚步,声音很松低沉,“今日那第二个言官的狂徒……他提了守谦。”
朱标抬起头,脸上还带着忧虑:“父皇,儿臣也听到了,此人言语虽狂悖无状,但他既敢在奉天殿上当众说出靖江王之名,恐怕……”
“恐怕并非空穴来风,是吗?”
朱元璋替儿子说出了下半句,眼神中的情绪明显有了变化。
朱标沉默了一下,最后谨慎地点点头。
“儿臣不敢妄言。但事关宗室声誉,更关乎父皇法度尊严,是否...应着人密查一二?”
“密查一二?”朱元璋重重地哼了一声,抬手就拍了下案桌,“咱的侄孙,咱还不了解吗?守谦那孩子,性子是急躁了些,在桂林封地或许有些骄纵。但说什么侵占民田、收受贿赂,甚至暴虐成性?”
“那畜生分明是在恶意构陷,离间我天家骨肉!”
朱元璋嘴上说得强硬,但语气里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朱标也深知他这个父亲的性格,知道他在维护自家人的同时,对贪腐和欺压百姓是零容忍的。
而这件事真的是构陷吗?
他沉默了许久,最后忍不住轻声提醒道:“父皇暂且息怒,儿臣也非是轻信那狂徒之言,只是……法度乃国之基石,更是父皇亲手订立,若藩王封地真有民怨沸腾之事,即便出于维护宗室体面,也当暗中查明,妥善处置,以免伤及父皇圣德,也免使小人借此生事,坏了朝廷法度。”
“所以你的意思是?”
朱标的话点到即止,却让朱元璋的心有了波动。
到底是维护侄孙?
还是维护他那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铁面无私形象,那洪武大帝的形象呢?
《大诰》也是不容置疑的法典啊,而且倘若他这位皇帝的侄孙,真的在胡作非为而他不知,甚至袒护,那杀尽贪官的口号岂不成了天大的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