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8章 造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68章 造船 (第2/3页)

吨战舰已经是主力战舰,就把主力战舰定位排水量500吨。

    缺少工匠就从澳门雇佣,趁着大明与葡萄牙合力击退尼德兰进攻的势头,赶紧加速合作,合力在广东打造一支舰队。

    同时王宏宇提请天启皇帝下令在广州、福建建设港口、船坞、炮台、大炮,及早做好防备尼德兰海军趁机偷袭的应对措施。

    ......

    澳门之战虽小,影响却很大。

    王宏宇立刻推动两广军备、造船和贸易是一方面,准备主导朝廷正式参与世界格局是另一方面。

    安排好发展的事情后,就准备动身北上回到京城。

    跟天启联络后,朝廷下令让王宏宇入京献俘。

    献俘是大明取得战事胜利以后,专门举办的胜利阅兵和公开检阅。对于立下大功的王宏宇和登基后迅速稳住时局的天启皇帝,都是一个很不错的宣传。

    内阁叶向高、重臣邹元标等,也都算是有些配合的功劳,会在献俘时一同正式赏赐,所以朝廷重臣没谁反对王宏宇回京。

    只有失败到底的高攀龙,专门在江南散播王宏宇要做董卓的言论,编造谣言说他拥兵自重,将西南打造为自己的禁地,提拔一些异族与邪道人员,对儒家百害而无一利。

    这些言论都被魏忠贤安排锦衣卫的田尔耕、杨衰早就秘密调查高攀龙。

    在王宏宇建议下,锦衣卫不仅调查高攀龙等人的言行,还重点关注他们背后的财主。

    果不其然,东林党不从事生产,还能各地聚集讲学,背后财主可不算少。

    除了他们本身来自书香地主家,还有许多南直隶商人参与其中。

    其中多数只是给些普通资助帮助书院发展,让读书人能有钱读书,

    可也有几名盐商和纺织巨商是真的大力资助,甚至派家族子弟参与到书院和集会,专门引导舆论抨击朝政,鼓吹圣君当放权、朝廷要放权给地方。

    这些言论再加上高攀龙之前的行为,足以构成罪行进行抓捕。

    田尔耕见了想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