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8章 山中也有老兵接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88章 山中也有老兵接应 (第3/3页)

 驴骡运输队走这条路也没问题,后续给这些村镇的百姓补上一部分粮食。

    当时就给了钱,后面又多多少少补一些粮食,这些百姓当然更热爱支持王宏宇和浑河军了。

    其他方面都问题不大,只有外界情报获取方面,确实受到了较大影响。

    飞鸽传书,也只能是往外传消息,但是位置一变就接不到消息。

    西南的山路也难通过快马传递消息,这地形马跑不起来,而且比较危险。

    所以,朝廷将最新消息传递到郧阳、巫山时,王宏宇还没第一时间得知。

    这种情况比较像现代战争中的“静默”,即为了避免敌人察觉,而中断通信联络的情况。

    静默战斗中,高度依赖将领的指挥水平。

    王宏宇对于局势怎么把握,决定着这场战争的走向。

    “我们到开县了,往南一百多里便是万县。”

    南边100多里就是万县……

    王宏宇根据地图做仔细研究。

    之前石柱的马祥麟、张凤仪给过四川东部、北部地图。

    大哥周敦吉常年提防永宁土司,也有详细的四川东部、南部地图。

    将两个地图比对,再加上邹文琦的指引、浑河军夜不收探路的结果,终于走到了万县北边。

    万县在后世已经纳入重庆,但在这个时候,跟重庆还有快500里路。

    到了开县、万县,虽然两县还没有收到为平叛大军供应钱粮的命令,但是南皋书院与王学龙场工作做得到位,也得到县令支持。

    两个县为王宏宇增加川军400人、民夫近千人,跟随浑河军进入重庆平叛。还为浑河军筹备了足够的军粮和运输工具。

    这次南皋书院和王学龙场发动他们的人脉关系,解决了平叛大军前期的粮食问题。有人脉、有粮食,一切都好办了。

    浑河军在万县得到了修整,伙食、住宿安排的很到位,体力有所恢复。有了人民群众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战意更加高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