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9章 实物税收和白银税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9章 实物税收和白银税收 (第2/3页)

掌握于己手。

    襄阳府的二把手,府同知是艾友芝,自然可以成为重要助力。

    有他在此撑起产业,平衡文武关系,襄阳府无忧矣。

    一行沿着汉水南侧,一路向东,很快便到襄阳西侧,紧挨着郧阳府的谷县。

    谷县这地方王宏宇可是一听就来了精神。

    因为他在明末出了名。

    张献忠最着名一次投降后,就是被安排驻扎在谷县。

    在此他一面贿赂熊文灿和许多官员,一面招兵买马、训练士卒,等待天下再次生变。

    期间还跟潜逃的李自成,搞了一次“双雄会”。

    献忠,你没机会了,谷县被我看上了~

    谷县正好在荆襄平原到山边的好地方,春秋时为谷国之境,县因此得名。

    艾友芝送来的户籍、丁税显示,谷县共计人丁7000余口,每年丁税田赋超过5000两。

    此时一个壮丁到襄阳这种大城做工一年可赚十两,但寻常各县则要低上一些。

    若有二十亩地,无灾害一年两熟,可得三千多斤稻、两千多斤麦。

    粮食给自己和假设3个家人留足每人300斤粮,剩下的进行售卖,此时粮价较高,理论上可卖30两银子。

    可这终究是理论上。

    秋季地主、粮商收粮价格只有平时的一半,这就成了15两。

    还有种子用水要租和买、有牛养牛的饲料要买、没牛租牛又要用钱、租用购买农具……

    条件好的农户,成本还低一些。条件差的,成本要扣掉近10两银子,这样只剩下5两。

    交税吧,倒是明明白白,4口人土地人丁合计约3两税,还剩下2两。

    这就是湖广百姓的真实生活,没有灾害、加税、抽丁、战乱的温饱生活。

    可是一旦有这些呢?

    一旦地主、大户、粮商以更低价格收粮呢?

    不过退一万步讲。

    白银税收终究比实物税收贪墨少,不会农民拉去交税1000斤粮,官府用大斛大斗,农民的1000斤交税时只算800斤,你还要再拉来200多斤,补上官府200斤。

    这还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