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3章 文化产业一条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23章 文化产业一条龙 (第3/3页)

社会的各行各业。包括中下层商人、手工作坊主、手工工人、下层文人、妓女艺人、游民隶役和贩夫走卒在内,都属于市民阶层。

    这些群体对于功名的追求意愿和竞争力相对不足,对于“古代教辅”消费意愿没那么高。

    对于通俗、趣谈见闻和生活实用书目的购买倾向比较明显。

    王宏宇从小舅刘若愚处带走上千卷书,就几乎没有这类型。

    逛京城各大书房,这类书籍也大多在角落放置,却大多被人翻看动过。

    又派人观察了几天,发现常有普通市井百姓到书房,翻看这些书却不购买。

    顾客翻看这些书的频率是经典书籍的数倍,但书坊销售的情况却刚好相反,售出量远低于经典书籍。

    这说明什么?

    穷呗。

    多数市井百姓打工一年,大约赚十两银子上下,很多人舍不得花几十文去购买这些书。

    哪怕真的很想看。

    哪怕识字率大幅提高,远高于大清,文化娱乐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单体购买力还是差太多。

    作为广大群体,数百倍于士子的体量,才实现书籍消费刚刚超过一点。

    除了购买能力,多数百姓的闲暇时间也相对少一些。

    所以这个时代的书坊,或者说书籍产业就不会以他们为主要对象。

    在王宏宇看来,这是“因噎废食”,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策略。

    买不起可以租书啊~

    除了租书这种单一的方式,还可以搞付押金借书啊~

    还有图书馆也能搞起来~

    卖书、看书、听书、话剧、喝茶、餐饮、教识字、教音乐、教地理、教画画,文欢产业一条龙搞起来。

    我这京师学堂流动图书馆,就是集上述功能于一体。

    虽说现在才能实现十分之一不到~

    第二天,队伍中间的流动图书馆就到了。

    王宏宇作为图书馆管理员,立刻投身书海中,凭借有限的拉丁文水平,专门挑了四本书拿给金尼阁、王徵等人翻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