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870章 春天一 (第2/3页)
的伦敦不同,北京城的一月虽然时有下雪,但却并不缺乏出太阳的日子。虽然这个时候的太阳甚为无力,街头堆起的雪堆丝毫没有融化的痕迹,但是当太阳照在身上时,还是能够让人感到一丝温暖的,就好像抱着热水袋一样。
橡胶、玻璃、棉花、煤炭的大量生产使用,已经使得北方平民多了不少对抗冬季寒冷的手段,同样也让北方平民在冬季的室外活动时间大大加长了。而作为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城北京,民众生活的水平自然更是高于他处。
即便是正月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除去了上亲朋好友家中拜年问候之外,北京的街头也还是挤满了四处闲逛的人群。而原本应该闭门休息的商铺,现在也一反以往的打开门做起了生意。
在南城的街道上,更是兴起了一种卤煮火烧的平民小吃。这种用小麦粉制作的面饼加上羊杂、牛杂、或鲸肉、猪头肉、猪下水、香料卤出的街头小食,不仅成为了南城和西城外下苦力的力工美食,现在也成为了普通市民解馋的一种小吃。
这种美食的兴起,一是北方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磨面的机器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得面粉的价格大幅度下降,获得了对大米的价格优势。在灾荒之年,平民自然会选择吃得饱而不是吃的好。
而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通车,给北京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口外的羊、牛等牲畜开始被大量送到京畿地区了。光是去年一年,北京就吃掉了45万头左右的羊,差不多每三人吃了一头。
在京张铁路没有开通之前,口外各部虽然被分地放牧,还成立了畜牧贸易公司,但主要经营的还是皮革生意。虽然公司通过优选良种和种植牧草等手段,使得口外各部饲养的牲畜群很快就突破了各部过去的最大数目。
但也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各部拥有的畜群突破了越冬畜群的上限,蒙古各部过去储备干草越冬的方式,已经不适应他们现在按照新方式放牧的大量畜群了。
虽然在内地官员的帮助下,大量的铁制生产工具和干草打包储备技术极大的增加了各部越冬的草料储备,但这依然赶不上草原和平加上畜医学发展给畜群带来的爆发性增长。而大同、张家口等地的肉食消费市场有限,再加上远离长城的部族驱赶羊群入口交易损耗太大,因此在过去几年里,草原上远离长城的各部都不得不采取入秋后屠宰一批牲畜,以使剩下的畜群能够安然入冬。
虽然这样的屠宰能够令牧民捞回一些本钱,但对于那些还没能长成的牲畜来说,屠宰是极不划算的。一岁口的羊肉虽然肥美,但对于草原上的牧民来说,二、三岁的羊宰杀了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效益。
而北京—张家口的铁路被打通后,这个窘况就被打破了。对于京畿地区来说,口外的羊肉可比鲸肉和海鲜要美味的多。而这两年北方的雨水不足,导致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猪、羊饲养数量大大减少,这个时候从口外运入的肥羊,就成了京畿百姓最为喜爱的肉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