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第一卷 惨淡经营_第222章 编书和卖盐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正文 第一卷 惨淡经营_第222章 编书和卖盐场 (第3/3页)

用一万两以赈济灾民。”

    原本低头不语的王在晋,立刻辩解道:“这笔钱是用来补充京营装备的,陛下说过,不可挪用。”

    张瑞图顿时有些不满的说道:“这京营武备的补充也不差这么几天吧?这些灾民要是不尽快救济,这个冬天如何能过的下去?”

    眼看几人吵成一团时,郭允厚慢吞吞的说道:“陛下,臣倒是有个主意,可以挪借出一笔钱出来,既可以解决赈灾的费用,还能为国库增加一些进项。”

    不待崇祯说话,黄立极便开口说道:“郭尚书,你有什么主意就直说,若是能解决眼下赈灾的问题,陛下怎么会不答应你呢?”

    郭允厚看了眼黄立极才缓缓说道:“臣以为,可以把长芦盐场卖给四海商行,以缓解国库空虚的问题。”

    “卖长芦盐场?多少钱?”

    “四海商行是什么玩意?”

    张瑞图、黄立极不由先后开口问道。

    “四海商行是一群皇商所建,他们开价60万两,并且每年照常例缴纳12万两税银给国库,和6万两正盐于边军。

    臣以为这生意可做,出售了盐场之后,朝廷不必负担长芦盐场的运营费用,等于是净收入。而且可以裁撤河间长芦盐运司,又能省下一笔银子。”郭允厚显然对于能给户部增加进项的主意都很支持,迫不及待的抛出了这个方案。

    盐运司虽然属于户部的下属机构,但是因为其半独立的地位,和每年解盐银占据了太仓银的一半以上之后,盐运司对待户部官员就不怎么看在眼中了。

    而且盐运司的官员掌握着余盐发卖权,一个个都富的流油,虽然户部官员也是肥缺,但是替一个年年亏空的大明国库腾挪周转,这些官员们也是头大如斗。

    在这种状况下,什么都不用干,就能大把捞钱的盐运司官员,也就成了户部官员们的嫉妒对象了。

    而且自崇祯登基之后,就下令暂停一切宝钞、盐引的印刷之后,原本还能依靠转卖盐引获利的户部官员,就对长芦盐场更不感兴趣了。

    在长芦盐场获利最深的是山西商人,和一班勋戚、皇族。但是勋戚今日还在禁止令下未能上朝,几名和盐商有关联的山西官员顿时感到有些势单力薄。

    他们只是稍稍反对了几句,就被黄立极、张瑞图强行压制下去了。

    能够在年末得到一笔60万两的意外之财,别说是郭允厚了,两名阁老也一样很兴奋,有了这笔钱就能办上好多事了。

    御史杨维垣有些焦急了,他和专做长芦盐场余盐生意的山西盐商交好,甚至在盐商那里还有些干股。

    看着几名反对的官员纷纷败退,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列说道:“陛下,这长芦盐场卖了,这发出的长芦盐引该怎么办?每年发18万8千引,外面还没兑现的盐引估计还有3年之多。臣以为需要先解决了盐引,方可发卖,免得引起商民在京城聚集滋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