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第一卷 惨淡经营_第218章 大明武器工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正文 第一卷 惨淡经营_第218章 大明武器工坊 (第3/3页)

两名女子按律籍没掖庭。你回来时,告诉掌管掖庭的曹姑姑,小心照料着这两名女子,明白了吗?”

    看着高起潜离去之后,王承恩才转身返回殿内吩咐边上的太监,开始准备皇帝的出行车马。

    军器局、兵仗局、*局,是宫内和工部双重管理的部门,也因此涂文辅在对宫内工匠制度进行改革时,并没有去动这三个部门。

    工部尚书薛凤翔和兵部尚书王在晋,都被朱由检一起叫来巡视这三个局制作武器的情况。

    虽然两位尚书对于陪皇帝视察三个武器制造局并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自己手上没有完成的事务,比区区武器制造的事重要的多了。

    不过很快三个武器制造局触目惊心的管理乱象,让两位尚书也大吃了一惊。

    三个制造局中,相比起来看似最不错的是兵仗局的造甲工坊了。它所制造的铠甲种类有全身甲、半身甲两类,按照打造的方法分类,又有鳞甲和板甲之分,当然板甲的数量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鳞甲的每一块甲片长约十厘米,宽约六厘米,上面有小孔可穿绳,甲的重量从40斤至25斤不等。

    还有北方军士最为常用的青布罩甲、紫花罩甲等,这些其实都是棉甲的一种。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兵仗局的一干官员加上督办太监,想让他们清廉如水,那显然是件不可能的事。

    兵仗局最大的两样原物料就是铁料和棉布,自然也就是这些官员贪墨的对象。

    之所以说兵仗局比军器局、*局好上一些,不是说他们贪污的数量少,而是铠甲的特性决定了,贪污的铁料、棉布虽然让防御力下降了,但是还没有达到无法使用的状态。

    而对于军器局、*局来说,原材料不足必然导致了武器成品性能的大幅度下降。

    特别是火器制造和*的制造,成品大约也就只能用来打打兔子这种程度。

    而且在三个武器工坊内,地位最低下的还不是工匠,而是替工匠打下手,干一切重体力活及杂活的官奴。在军器局内,有些官奴甚至是带着脚链被锁在打铁炉前工作。

    在三个武器局的工坊内,原料被肆意的胡乱堆放着,工作间内也散发着恶臭,似乎这不是制造武器的工坊,而是一个大垃圾堆。

    在这种环境之下,这些工匠和官奴要是能有主观能动性,那才真叫见鬼了。

    看完了这一切之后,朱由检算是明白了,京营士兵手中那些粗制滥造的武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了。

    虽然三个武器局受到宫内和工部的双重管理,但是他们只负责完成上面交代的数量,对于质量根本就没人在乎。因为作为使用者的军队,根本不是从他们这里接受武器的。

    接受这些武器的是兵部武库,只要收到钱,管理武库的官员并不在乎,接受的是什么质量的武器。作为兵部下属的大明军队,根本不敢得罪兵部武库的管理者,因为管理武库的官员也是兵部文官的一份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