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卷 惨淡经营_第178章 海上自卫权 (第2/3页)
断绝了私人制造武器的市场。
对于俞总兵所担心的事,朕觉得实在没有必要。朝廷给养的军队,每天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打仗,如果连一群半路出家的盗贼都要害怕,这种军队还有什么必要存在。
至于那些海商是否在海外藩国为祸?如果藩国保护不了自己的国民,那么大明海军可以在他们的国土上驻扎,帮助他们保护国民,当然军费要这些藩国自己负担。
如果他们不愿意负担大明海军的军费,那么大明也只能爱莫能助了。至于那些没有向大明臣服的国家或是地区,大明没有这个义务去保护他们,不过我们可以向他们出售武器保护自己。”
朱由检的话,彻底颠覆了俞咨皋的道德观念,但是许心素倒是异常赞赏。
不过身为一名武将,俞咨皋并不需要靠道德言论来维持自己的地位。相反作为一名武人,他还需要避免自己的道德声望过高。
文官集团并不畏惧武将们贪财好色,个人品德败坏,反倒是对于那些有名望的将帅们,始终死死的提防着。
王阳明如此,戚继光、俞大猷又何尝不是被朝廷中枢防的死死的。
因此对于崇祯这种完全违反了大明道德观念的谈话,俞咨皋只能表示沉默。
而许心素也不能越过俞咨皋表示支持,他只能委婉的把话题转回了,如何建立海军的问题上了。
朱由检抛出了他一直思索了很久的想法,“从福建水师中挑选有能力的军官,和经验丰富的水手船长,然后以登莱、天津水师为基础,挑选一部分漕军,建立北海舰队,同时在天津设立海军学院,培养航海人才。”
许心素心存疑惑的问道:“以登莱、天津水师为根基,成军自然迅速。但是卑职听闻,当初袁节寰巡抚登莱三载,厉兵秣马,积有战船四千艘,军士五万余人的水陆师军队。
不过袁巡抚离开登莱之后,登莱水师便大半而废了,仅仅只剩下了运粮的船只。陛下要以此为根基建立北海舰队,恐怕和重建一只水师也相去不远了。
且今后北海舰队要是还要担任辽东海上运粮任务的话,恐怕这舰队的战力也未必能剩下多少啊。且北方少大木、造船物资和造海船的工匠,陛下打算在那打造船只呢?
且陛下调离卑职等人离开福建之后,没有了海外贸易的收入,这建造船只就只能依赖朝廷拨款了。卑职想要请教,陛下打算如何筹措这笔巨额费用呢?”
朱由检思索了一阵后说道:“我大明原有山东临清卫河船厂、南京龙江船厂、淮安清江船厂,能建造内河漕船、遮洋总船、及海上各种航行的船只。
然而到今天,卫河船厂、龙江船厂皆已荒废,而清江船厂也只能建造和维修内河用的漕船了。因此想要建立海军,就必须先用重建能够建造海船的造船厂。
南京靠近长江出海口,既能方便建好的船只出海,且依靠长江可以从四川等地运输适宜造船的木头,因此恢复龙江造船厂势在必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