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悄悄地 (第2/3页)
而本次“大胜”之后,李家班一时气势如虹。毕竟在人数上已经超过我军很远,再也不像此前一样捉襟见肘了。而我军虽然在战后补满了三个营的兵力,表面上已经不堪一击,不复往日的光彩。此时在李家班的心目中,是很希望目睹戚继光和薛仁贵两大战神的正面对决的。所以人人都非常期待。接下来李家班派出了李靖领军,而我军则派出了张辽。李靖是军师之才,张辽则是统帅之才,两人都没有带入武将。但各自麾下千军万马的将领还是足够的。一个个都拥有响当当的名号。唯一跟此前的不同,就是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此前我军的完全占优,已经变成了李家班如今的气势如虹。
对方的主场是雍州,我军的主场则是扬州。因为我军的人数已经少于对方,又有扬州的天险,这一次无论张辽还是薛仁贵都失去了撤退的理由。不过既然如此,我军的优势自然也就要利用起来,直接克隆对方此前的打法,占据险要之地,严密防守。李靖本是知兵之人,好不容易李家班积累起目前的家底,他自然不会轻易犯险。于是我军终于取得了难得的胜利,加兵力增加量提升到140个曲。基本上每四战我军就可以扩充一个营的兵力了。
新的一战,我军派出了张华,而对方则派出了李宗仁。双方带的武将都不多,但都是一时名将。张华带入的是羊祜、杜预、王濬三人,李宗仁带入的是白崇禧,四人都是顶级武将。我军主场在司州,对方主场在交州。而对于我军来说,司州又是一个很好的防守之地。不过这一次我军的地形有点特别,那就是正面比较险峻,但如果水军上岸之后,我军的背后却无险可守。对此李宗仁决定冒险,派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三人率水军从水路攻击,大军则跟在水军之后。但随着我军将敌军水军的船只凿沉,我军水军又顺流而下进行攻击,李宗仁知道后边的船只根本不足以接战,只得退走。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三个水军将领,外加一个所的水军,全部被活捉。这意味着李家班辛辛苦苦积累的班底,除了李自成率领的我军卧底之外,几乎全军覆没。由于降将及其兵力只能自己率领,所以李宗仁只能在李家班的老底中补充这些水军。而随着李家班仅有的三个水军将领被活捉,也意味着李家班从此又将进入没有水军的历史。尽管我军背后不设防,但李宗仁已经没有进击的资本了。于是无奈之下,李宗仁只得再次率军撤退。我军的兵力增加量提升到142个曲。
于是又到了新战争的时候,我军派出了张良,而对方则派出了李世民。张良带来了韩信、彭越、英布、萧何、曹参、陈平、樊哙、蒯通八个顶级武将,外加周勃、灌婴、夏侯婴等二十多个一级武将,以及上百个二级武将,数百个三级武将。李世民则带来了尉迟恭、长孙无忌、褚遂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皇后、柴绍、平阳公主等八个顶级武将,同样外加二十多个一级武将和上百个二级武将,数百个三级武将。单单从武将质量和数量来说,双方持平。但从兵力来说,表面上还是李世民占优。双方的主场都是雍州,这也意味着又一场大战即将打响。
李世民打仗的特点,就是喜欢带着几个人先去查看地形。而李世民那边刚一出发,薛仁贵派出的斥候已经得到消息,一边将消息传回,一边沿途监控。实际上以薛仁贵的聪明,早已明白李世民的路线在哪里。跟历史上不同的是,李世民这次出来探查地形,不止带着少数几个人,而是把他的数百个武将全部带上了。毕竟这些武将都是他刚刚带进来的,系统直接划到探路的队伍中来了。等到薛仁贵把这个消息报告张良,两个人都哈哈大笑。很快一个营的兵力全部调集到位,张家班上千武将齐出,在阵前打头摆列,带着一个营的兵力将李世民团团包围。眼看弓箭全部上弦,李世民再厉害,也只得认栽。李家班的主帅阵前归降。上一场的主帅李宗仁成为主帅。这一次李宗仁急于报上一场一箭之仇,派出李自成率大军压了过来。而张良的策略是扔出两个营的兵力,外加张辽、张华、羊祜、杜预、王濬五个顶级武将,一起跟随李自成打入敌军内部,自己则率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