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丁都头,当是好儿郎 (第2/3页)
裤裆,身子蜷缩如虾
紧接,宽肥棉裤迅速被殷红鲜血自内向外浸透。
“啊~”
直到这时,兑古才发出一声晚了八百年的惨叫。
丁岁安侧身看向睿王,左臂曲成九十度,右手将锟铻放入肘弯缓缓拉动,拭去刀身血迹,“王舒,你不是缺太监么?我现场给你加工了一个,拿去不谢”
“呼~哈哈哈.”
“哈哈哈~”
‘pia~’
‘pia~’
“不准笑!”
“哈哈哈~”
后方千余苦役爆出的畅快大笑,虽缺了点中气,但这回,鞭子却没能让他们噤声.
笑声中,睿王面沉似水,缓缓抬起右手,食指轻轻一摆。
后方数十名侍卫似是收到了指令,同时迈步、抽刀,呼啦啦将丁岁安围了。
“王叔,不可!他是使团中人!”
伊奕懿惊呼声中,丁岁安环顾四周.他从不信,世间会有那么多巧合。
偶遇‘阿翁’,他带着丁岁安一路赶到云州,又点拨武技自然是要图谋点什么。
老头费了这么大的气力,还没见着回报前,他就是丁岁安最粗的大腿。
“老师!您怎么来了!”
和李秋时骑马赶来的南昭鸿胪寺卿薛芳,在石场一里外看到周悲怀时,赶紧翻身下马,上前问候。
周悲怀面色严肃,瞧了一眼跟在后头的李秋时,也不多解释,只道:“先过去。”
“是。”
薛芳应了一声,周悲怀已足尖轻点,身形翩然而起青衫广袖迎风飘飞,如秋叶飘零、似鸿毛坠地,转瞬落至数十丈外。
说不出的轻盈潇洒。
“腹有诗书、气自华;足履山河,身自轻。国师这浩然乘风步.端是飘逸不凡!”
后方,李秋时赞叹不已。
对于他能一眼认出儒教乘风步,薛芳似乎并不惊讶,却惊讶老师竟这般着急.周悲怀素来低调,轻易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使儒教神通,以免惊了百姓,引起骚乱。
但这回.好像有点不一样。
“李大人,快点啊!”
薛芳自然没有周悲怀那般本事,只能上马狂奔。
而后方的李秋时似乎也从周悲怀赶路中窥见些许端倪,反倒放松了缰绳,“急啥,国师出面,谁还敢造次?”
说的也是老师肯定比他们先到,老师到了,就算此刻在石场内的是大昭皇帝,也得考虑一下他老人家的态度。
薛芳不由也停了狂抽马臀的动作。
“薛师弟啊.”
“李大人,虽说恩师和袁监正是师兄弟,但请李大人称呼职务。”
“啧,都是自家人,那般见外作甚?”
“别!你我各为其主,还是称呼职务为好。”
“好吧,薛职务。”
“.”
“薛职务,你说,周先生他老人家终归是吴人,这回帮贵国大败母国,不知心中作何感想。”
“.”
这话题太敏感,薛芳不答。
但李秋时的话没说错,这次大昭之所以大胜,一来是老师提前知晓了秦寿暗投大吴国教的情报,做了相应部属;二来,便是老师招来遮蔽战场的大雾.
单单一个国师,都不足以彰其功绩。
‘叮~叮~叮~’
“别他娘敲了!再敲老子抽死你!”
‘pia~pia~’
‘叮~叮~叮~’
千余苦役同时用凿子敲击山石的声音,响彻石场。
任由石场守卫狂抽耳光、乱鞭加身,也没一人停下。
这是他们对南昭睿王不守信义、较技失败后,欲要围杀丁都头的抗议。
也是在表达对丁岁安的支持。
站在不远处的伊奕懿拼命向丁岁安使眼色,甚至还主动靠近了两步.大概意思是让丁岁安劫持了她,先逃出去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