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第2/3页)
之急,非是追求更强的力量,而是‘格’你已知之‘物’,‘致’其深层次之‘知’,稳固心神,夯实根基。”
说着,他将玉简递向陈观:“屏息凝神,以你源体感知,勿用眼观,勿用耳听,试着去‘读’这玉简中之‘理’。”
陈观依言闭目,将心神沉入体内那点知识星辰,然后缓缓延伸向那枚玉简。起初一片混沌,但很快,他“看”到了不再是文字,而是无数细小的、由光芒构成的图案、轨迹、以及一种中正平和、充满生机的“意蕴”。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大学》所阐述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内在逻辑链条,仿佛一幅浩瀚的精神图谱。
这种感知,比单纯阅读文字深刻百倍!他仿佛直接触摸到了著书者想要传递的“道理”本身。
“感受到了吗?”荀老夫子的声音直接在陈观心间响起,“这才是‘明理’。不是记住文字,而是理解其内在的‘结构’与‘韵律’。当你对一种‘理’的理解达到一定程度,无需诵念全文,心念一动,便可引动相应的法则之力。譬如……”
荀老夫子并指如笔,在空中随意一划。没有诵经,没有光华,但陈观清晰地感觉到,屋内原本平静的天地能量,随着他这一划,自然而然地排列成一种“止”的态势,空气中微尘的飘落都瞬间凝滞了刹那。
“此为《大学》‘知止而后有定’之理的初步运用。言出法随,乃是下乘。心念动而法理随,方是正途。”
陈观心中震撼无比,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之前的使用,果然只是粗浅的蛮力。
“多谢先生教诲!”陈观由衷拜谢。
“时间紧迫,魔踪已近,没工夫让你慢慢体悟了。”荀老夫子神色一肃,“你既已初窥门径,老夫便以这《儒门养气篇》为你稳固心神,拓宽识海。能吸收多少,看你造化。”
说罢,荀老夫子一掌轻轻按在陈观头顶。一股精纯浩大、温和醇厚的浩然之气,如暖流般涌入陈观体内。这气息并非强行灌注功力,而是带着无数关于“养气”、“存神”、“诚意”、“正心”的微言大义,直接融入陈观的心神与那点知识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