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5章:偷亲不犯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95章:偷亲不犯法 (第3/3页)

张阿姨说:“小张,辛苦你了。”

    “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老太太安心养病,家里的花花草草,我会帮你照顾好。”

    毕竟待在身边这么多年,最懂老人家心思的,还得是张阿姨。

    开颅清除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能在三小时内醒来,是一切术后康复的良好开端,但今晚却不宜太过疲劳,加之外婆精神确实不好,只说了几句后,就又沉沉睡过去。

    暂时无法进食,所以要挂整整一宿的液体。

    云糯看已接近凌晨两点,便让张阿姨去旁边的陪护床上躺会儿,后半夜由她来守着就好。

    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熬起夜来自然比不上年轻人。

    实在也是困极了,张阿姨没有推辞,拿着薄毯走过去,几乎沾床不到五分钟,就传来绵长的酣睡声。

    凌晨的住院部,安静又祥和。

    等挂完最后一瓶水,护士过来对留置针进行封管处理。

    老人家睡得很安稳,旁边监测仪显示一切正常,伤口没有渗血,体温36.7℃,手脚未出现抽搐现象,检查和确认无误后,护士冲云糯点头笑了一下,就离开了病房。

    一夜风平浪静,是值班同事的福音。

    云糯不知是怎么睡过去的,犹记得明明趴在床边,只是想着小憩几分钟,结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陪护床上,身上盖着被子,而张阿姨刚从外面打完水进来。

    她从床上坐起来,眼神里透着迷惑。

    张阿姨笑说:“五点左右,周医生来过一趟,看你睡得不踏实,就把你抱到了床上。”

    外婆住的是单人病房,里面有两张陪护床,设计的比较人性化。

    但她睡得是有多沉,被人挪窝了居然全无印象。

    小坐片刻,张阿姨说昨晚外婆醒过一次,跟她唠嗑了几句,半小时前才又睡着。

    开颅手术对病人的精神损耗较大,术后第一天,清醒说话的时间不会太多。

    云糯点点头起身,打开手机看了眼时间,八点二十。

    简单洗漱完,准备去食堂买两份早餐上来。

    路过周副主任办公室时,往半敞的门里望去,没人。

    不远处,护士站传来一句:“糯糯,周副主任去行政楼开会了。”

    她连忙收回视线。

    冲护士小姐姐笑了笑,装作什么也没发生,默默朝电梯走去。

    吃过早饭,大约十点左右,小姨带着家中司机从临江赶来。

    外婆气色恢复了不少,让南乔踏进病房的第一眼,心里总算松下了口气。

    母女俩见面,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南乔实在不明白,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引发脑出血。

    提及这点,云糯不由想起昨天在办公室里,齐慎问她病人是不是有摔着过。

    这件事一直被她记在心上,现在手术做完,难免还是想弄清缘由。

    结果几经询问,才找到了事情的关键起因。

    原来是近些日子,外婆所在的社区中老年人协会,组织了大家登山晨练,起初只是在附近的烈士塔,不算太高,上下五十级台阶也就到了。

    可后来,一些老太爷雄心壮志,不再只局限于区区几十步台阶,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城市的最高点,滕隍阁。

    滕隍阁,海拔近千米,很多老人喜欢来这里,不仅能登高望远,而且空气新鲜,是锻炼的好地方。

    外婆当时跟着一起上山,谁知刚到半山腰,就明显感觉到心慌、胸闷、头痛,然后颓然倒下,昏迷不醒了。

    张阿姨感叹:“幸好当时爬山的游客中,有一对懂得急救的年轻夫妇,不然真就哎。”

    了解完事情的前因后果,南乔陷入沉默,心里后怕地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所幸一切有惊无险,只能感谢老天眷顾,没有在家姐去世十二年后,又无情地带走她最亲的母亲。

    外婆的经历算是一次惨痛教训。

    晨练,莫要登高处。因为,登高虽能锻炼体力,但也存在着高处不胜寒的隐患。

    海拔太高,空气中的含氧量较少,对本身有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来说,将十分不利。

    此外,在人少、过于偏僻的地方锻炼,一旦发生意外,很难被人发现。即使被人发现,但由于通讯和交通不便,也给早期急救带来诸多的困难。

    听孙女耐心细致地讲完,外婆感到后悔不已,偏头去寻手机,说要在协会群里,告诉那些没文化的老头,全错了,免得以后被抬进医院不知道为什么。

    看到外婆嘴里不停嘀咕的样子,三人相视一眼,无奈地笑了。

    *

    喜欢晨练是好事,但要告诉家里的老年人,切记晨练不宜赶早、不宜空腹、不宜登高、不宜运动过量。锻炼身体,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地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