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章 不用出最大的王就可以解决你 (第2/3页)
是的,你没有听错。
就是这么夸张。
在逆风3.5米每秒的情况下,如果你还能跑出接近10秒的成绩。
那你的硬实力就有这个水平。
事实上,后来加特林跑出的成绩也足够证明,的确就有这个能量。
今年开始一直到明年都会进入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巅峰。
甚至这个巅峰在他的职业生涯来看,都算是顶尖巅峰状态。
虽然身体素质下滑了,但是对于技术的领悟力,对于技术的运用以及比赛的经验却达到了新的高度。
因此看到这个成绩后。
杨剑才会这么惊讶。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去年加特林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没想到今年在连续大逆风的情况下,成绩还越跑越好。
这简直就是……
离大谱。
如果是这个状态的话,那今年加特林如果风速不错,其实得有机会去冲一下9秒70甚至更高。
毕竟这在赛季刚开始呀。
才跑了两场啊。
对于老将来说更需要热身,不是吗?
当然这是寻常情况,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来说,比如加特林,他这两年找到状态的感觉就非常的快,训练的感觉可以说是越来越好。
仿佛一下子在训练中找到了什么感觉,进行了顿悟。
嘭——————
发令枪响的瞬间,加特林的反应时仅0.135秒。
他的后脚蹬地时间仅0.16秒,蹬地力度峰值达3.0倍体重,地面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占比60%,通过“髋膝踝三关节同步蹬伸”,身体如子弹般弹射而出。
前10米,他的躯干从45度快速抬升至60度,步频瞬间达到每秒4.8步,很快建立起半个身位的领先优势。
张培猛的反应时为0.122秒,虽比加特林快,但他的蹬地发力呈现“链式传导”特点今天做的不太好,髋部先于膝踝启动,蹬地时膝关节伸展速度比加特林慢0.02秒,却能避免过早动用小腿肌肉导致的后续疲劳。
前10米,他的步频稳定在每秒4.5步,步幅拉开不够,只能一出来就落后。
劳逸则是启动技术现在更侧重“减少无效动作”,双臂摆动幅度控制在30厘米以内,躯干抬起速度平缓,避免因突然发力导致的身体晃动,这种“稳扎稳打”的启动策略,是为他后续的途中跑和后程突围埋下伏笔。
劳逸其实自己也没有想到又大了一岁,状态好像依然还过得去。
那既然还过得去,就肯定要继续跑。
只是今年没有大赛,有点可惜。
他知道自己的技术领悟能力不如张培猛。
那就干脆化繁为简。
反而有效果。
卡特就是典型的出来就失误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今天的状态的确不佳,训练中应该是减少了不少的训练量。
为了让身体更多的修复。
前面都占不到什么便宜。
后面就更难了。
同理,罗杰斯也差不多。
而且这是赛季第一场比赛,他也需要慢慢的找状态,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是苏神系这样,上来就能爆发。
在往常的赛季里面一点一点提升状态,一点挂挡踩油门才是日常操作才对。
前20米处,加特林已领先第二位的张培猛0.05秒,劳逸仍处于中后集团,但两人的技术动作稳定性形成鲜明对比。
加特林的身体重心投影点波动幅度达8厘米,出现两次轻微“后坐”现象,这是爆发型启动常见的“发力集中度过高”问题。
而张培猛的重心投影点始终落在支撑点前方5厘米,劳逸则保持在3厘米,两人的启动节奏虽慢,却为后续加速奠定了更扎实的技术基础。
所以说一个技术环节出现了问题,没有什么好慌乱的,毕竟100米是要比整个百米,而且别人一个地方发挥好,也不意味着他下一个地段也能发挥好。
只需要稳住心态,上一个没发挥好,那就下一个发挥好即可。
30米处进入途中跑阶段,这是100米比赛“速度稳定期”。
核心技术在于比拼“步频步幅平衡”与“蹬地发力效率”。
加特林此时已将步频稳定在每秒4.7步,步幅扩大至1.5米,速度达到10.2米/秒,领跑优势扩大至0.08秒。
他的途中跑技术呈现“高抬膝、快下压”特点。
膝盖抬高至髋部高度。
脚掌落地时前掌先触地。
通过快速下压形成“扒地”效果。
这种技术能最大化蹬地推进力,但对核心肌群的稳定性要求极高。
只能说今年的加特林的的确有点回春的意思。张培猛在30米处开始调整技术,为了途中跑他的途中跑采用“中抬膝、强蹬伸”策略。
膝盖抬高至大腿与地面平行,蹬地时髋关节伸展角度达150度,膝关节伸展角度170度,踝关节跖屈角度40度,三关节发力时序差控制在0.02秒,形成“蹬伸链”效应。
这种技术虽步频不及加特林,但蹬地效率达88%,比加特林高3%,每一步的推进距离虽短,却能减少能量浪费。
劳逸这边他的途中跑技术核心是“低能耗摆臂”。
双臂摆动幅度控制在40厘米。
摆臂频率与步频保持1:1同步。
肩部旋转角度仅5度。
远低于加特林的8度。
这种“极简摆臂”策略减少了上肢能量消耗,使更多体能集中于腿部蹬地。
今年劳逸彻底开始惯行这种化繁为简的做法。
不得不说,对比以前那些复杂的技术,总是耗费更多的脑细胞和专注力。
不如现在用这样的模式,更多的依靠自己的身体进行跑动。
劳逸这边的团队还真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个建议。
并不是苏神告诉他的。
虽然如果他问苏神,苏神也会这么说。
但是自己的团队领悟出来。
那情况还是完全不一样。
60米刚过去了一下,加特林还是跑得最快的。张培猛本来都有些着急,因为前面如果占不到便宜,后面和加特林硬刚恐怕更困难。
即便是加特林,现在和他一样都是均衡前程的类型。
但是后程加特林要比他硬。
所以如果前面占据不到什么优势,那这场比赛想要取胜恐怕相当困难。
但有时候机会总是会悄然无息的降临,一场比赛里面绝不存在宛如机器一般固定的轨迹。
变数,是会发生在任何一场田径比赛任何一个人身上的东西。
就看这个东西来临的时候,你作为对手能不能抓住?
毕竟张培猛现在的硬实力也不差。
并不是说那种会被加特林轻松拉爆的人。
那这样的话,变数,就能够提供机会。
不然如果碰上了博尔特这些人。
那还是算了。
即便是有变数。
也不是他能抓得住的。
“加特林状态极佳,他跑得很快,张培猛在后面追,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
杨剑看到张培猛一直落后,也有些着急。
毕竟这一次魔都的钻石联赛,国内运动员都表现得很好,他当然不希望重头戏的男子100米,出现什么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