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压力 (第2/3页)
便好,有些人,完全不值得同情。”
天助自助者,不自助的人,天都救不了,她有多想不开去为民除害?
有那工夫,她还不如想着怎么替玉虎关的将士多筹集几套棉衣被褥呢!
说话间,吴防寒来求见杨玉。
杨玉看他瘦了一圈,晓得最近他独自支持着京城,也是谨小慎微,不敢怠惰,便笑道:“辞世子费力了。”
吴防寒道:“夫人你便别玩笑我了。我这个世子,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重任。”
说笑几句,他又道:“今日是想来和您请示一下税赋之事,因为是方才奉行一条鞭法,此时有一个很辣手的问题……”
奉行一条鞭法的初志是用银子代替其他税赋,容易计量;这便导致了秋收时候,百姓一股脑地卖粮换银,市侩们便开始存心压低粮价,最伤农。
“此时便好我们攻击北狄,需要食粮,因此收食粮也未曾不可能。如果收粮,又会让百姓觉得一条鞭法是不是假的,生怕摆荡民意。”
杨玉想了想后道:“你说得的确有道理。此时候外时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是不是可以想办法和百姓回答,撤销他们的杨虑?我是外行人,也便是随口一说。如果来得及,你可以和将军商议。如果来不足,那你找朝中大臣一起拿主张吧。”
问她,不是一个好主张。
她也不能一味往外推诿,吴防寒此时压力很大。
她总要把建议说出来,让他晓得,自己也想协助。
“我们谁也不能跑到前头看看怎么选才对,将军既然选定你,说明你便是很合适的,你安心便是大胆地抛开去做便是。”
卫夫人在附近一声不响。
这种时候,她也不该说话。
吴防寒的这些尊敬,是给秦谢舟的,便是杨玉,也都是评释态度而,便更没有她说话的余地了。
这并不影响她周密倾听,而后在内心盘算。
吴防寒道:“多谢夫人体恤。……我其实有别杨虑,因此觉得收食粮并不可能取。”
杨玉笑道:“你同我说话没有遮掩蔽掩,有话直说。”
吴防寒斟酌再三道:“夫人怀孕,不该给您添乱。这件事儿,事关庞大,我也不敢和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