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章移民南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3章移民南阳 (第3/3页)

    襄阳节度府。

    “哈哈,贤婿啊,这次干得漂亮。”

    “多谢岳父大人支持。您也知道,南阳地狭人稀,根本就养不起兵。我这点兵拼凑的不易啊。”

    “嗯,现在邓州还没有安排刺史,就由你兼任,也不用上缴粮税了,留着给我的外孙吧。”

    要说赵氏兄弟对李裕确实好,不仅把自家闺女嫁过来,还给钱给粮,现在直接给官了。

    “谢岳父大人挂念。邓州刺史小婿无暇兼顾,不过向城和唐州的方城能否划归德王府?”

    赵匡凝略一思忖,笑眯眯的说道:“好,就把这两个县划归德王府管辖,以后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谢岳父大人。我知道襄阳有铸钱坊,不知能否给小婿一个钱范,我南阳有铜矿,只要冶铜就能铸钱,小婿还欠着岳父钱呢。”

    “哈哈,贤婿太客气了,明天就让铸钱坊的匠人跟你回去,把钱坊也搞起来。”

    赵匡凝现在越看李裕越喜欢,这个女婿好,文武双全。江陵城高墙厚,还有水军,李裕带着两千人一战而下,厉害呀!

    李裕在十一月二十日才回到南阳城。

    此时南阳飘起了大雪,雪花漫天。

    李怀仙在码头迎接李裕。

    “怎么样,过冬的房子建好了吗?”

    “主公,房子建了一千多栋,建在了城北方向。”

    “冬季我们也不能闲着,南阳城太小了,得扩建了。”

    “是啊。”

    李怀仙这一年眼看着南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跟着这样的人,自己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有这样想法的不仅是他一人,王府其他官员也有同感,感觉就像做梦一般,迷迷糊糊就把南阳搞得兴盛起来。

    匠户的安排和蛮兵不一样。

    匠户是技术人才,在古代这些人不受重视。

    李裕知道匠户的重要性,因此他建的房子就是给这些匠户居住的。至于蛮兵家属则安排一部分,剩下的就住帐篷吧。

    在城西,新建了几十座砖窑,这些是烧制青砖的。

    老祖宗早就有这样的手艺和技术流传下来。

    南阳城实在狭小,是要扩城了。

    陆续赶到的工匠加入了烧砖大军里,整个南阳的青壮也被动员起来。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成了现在南阳的建设口号。

    虽然天空中下着雪,寒风被伏牛山阻挡,气温并不冷,积雪落地即化,挖土和烧砖都不耽误。

    烧出来的青砖被码在大棚里,就像是一堵堵高大的城墙,让人心里充满了安全感。

    十二月,移居南阳的人都住进了自己的房子,个别人家暂时没房子的,也住进了棉帐篷,暂时安身没有问题。

    南阳新城的规划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