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没有家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没有家底 (第3/3页)

    “殿下,以前的存货都被朱全忠搜刮走了,还把南阳的工坊匠人掠走了不少。”

    “这两年周长史才从襄阳城调来了一些匠人,维持基本的农具打造和维修,至于仓库里的那点兵器还是从襄阳调运来的。”

    李裕听到这话,心里凉了半截。

    没粮没钱没兵没地,现在除了两万老百姓和一些大族富户,他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把俩老头打发走,李裕这才问周宽。

    “长史,难道南阳周围还有什么匪盗吗?”

    “殿下,在南阳的北边有伏牛山。此处在两年前有一伙贼人落草为寇,经常南下向城劫掠,有时候也会深入南阳。所以我才从穰县和襄阳运了些兵器,以备万一。”

    嘶~~~

    李裕脑袋一下就大了,他现在不仅是一穷二白,还有匪盗之患。

    “这伙人有多少?”

    “说起来也不是太多,只有千把人,可是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哦?可曾招安?”

    “节帅的意思是要招安,刺史认为必须剿灭,马上要开春了,估计他们又要下山了。”

    “嗯,我知道了。”

    李裕在墙上挂着的地图上看了半天,发现这伙人竟然把老巢放在了银沙岭。

    “长史,这银沙岭是不是冶铜之处啊?”

    “是。十几年前,确实是冶铜之处,后来战乱一起,这里的人被多次裹挟从贼,剩下的一些人也被裹挟去了汴州。”

    李裕听的一阵牙疼。

    这伙贼人要坚决剿灭,这是个金矿啊,铜料就是铜钱,怎么能让贼人霸着呢?

    必须拿下。

    “光借粮也不行,还得有配套的举措,不然就是到秋打下粮食也不够吃。”

    “是啊,殿下。一个是现在的浇灌地太少,这些年水利缺乏修缮,很多灌渠都坍塌了,也没钱修整。”

    “还有一个就是当地大户不交税。”

    “我知道了。”

    李裕来回的走了几圈,然后对周宽说道:“现在要进入二月了,进行灌渠修整吧,以工代赈,让他们都去修渠。”

    “好的。”

    周宽赶紧研墨,把李裕说的话记录下来。

    “第二点,我们搞个垦荒令。”

    “垦荒?”

    “对。凡是来南阳垦荒的人家只要到国府报名即可,不限户籍。”

    李裕说着自己的想法,周宽则刷刷的记录。

    “每人可垦荒三十亩,男女老幼皆有田,以实际垦荒数授田。”

    “三年内不收租税,三年后二十税一。”

    “种子、农具、耕牛皆由国府提供。”

    “鼓励购买耕牛,国府给予补贴,每头牛补贴十五贯。”

    李裕这话,让记录的周宽心里一颤。

    这,这是善政啊!

    这消息要是传出去,怕是周围州县的百姓会蜂拥而至。不仅如此,那些大户手里的佃户们,谁还种他们的地啊?

    “这样,你先去借粮,先借十万斛,也可以更多,钱么,你跟他说,我们用铜料和他换。”

    李裕知道,襄阳城里有铸钱坊,只要有铜料,那就是大把的钱。

    “哎!”

    周宽知道李裕在打什么主意,一定是盯上了银沙岭。

    “把国府和王府的人员定下来,县衙的原班人马要是可靠就直接转过来,临时先用着。”

    “还有,把本县的大户都召集起来,我要宴请他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