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19章 【完结:为了心中的美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19章 【完结:为了心中的美好】 (第2/3页)

收到什么,没有了后面的推理和分析的过程。

    看到红色是红色,看到白色是白色,没有谁比谁更好的这种比较或算计的行为。

    如果不能主动把脑子放下来,那就多练练【洗心养神功】。(番茄有搜索功能,忘记在哪里可以搜关键词)

    ╰ ( ͡● ͜᠈ ͡●)ಣ

    在术之外,更重要的是修心。

    小宝宝刚降生时,他们不会动念,不会算计,没有浊气,所以都是香喷喷的小宝贝儿。

    当人开始为自己这个“小我”算计的时候,我们就脱离了天人合一的状态,我们不再与无限的爱在一起,于是浊气越来越重。

    明珠蒙尘。

    修心,就是洗涤心灵的过程。

    清除浊气,找回那颗像水晶般纯粹通透的心,回归天人合一的状态。

    可以读经,可以持咒,也可以借助法事调和阴阳。

    但这里有很多根本原则,不是读就行了、念就行了、烧纸就行了这么简单。

    法事前面讲过了很多,不要随便做,这里就不赘述了,只说说经和咒。

    经和咒,都有假的,也就是俗称的伪经、伪咒。

    佛与魔是相对的。

    佛经可以洗涤心灵,魔经就能污浊心灵。

    佛咒可以链接殊胜,魔咒自然就会链接到邪恶的力量。

    尤其是那种引导人们读了某个经、念了某个咒就能人发财的、就能让自己得到什么好处等等,一定要多加小心。

    那种自私自利的引导,只强调“小我”的利益,会把人拽向离天道更远的方向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修行人越修人生路越窄,越修心里越麻木。

    他以为自己念的是佛,其实招来的是魔。

    【经和咒,不要随便念。】

    如果不会分辨的话,就读最基本的《金刚经》、《心经》、或《道德经》、《清静经》等就挺好。

    经是路径、是主干、是道路的说明书。

    没必要贪图太多的经。

    就像之前写的佛学院的案例一样,经书读得太多了,无数的条条框框都把自己捆住了,人会离道越来越远。

    有几本经典的经书,给我们讲一下路在哪里就好,剩下的是去做,而不是一直学一直学。

    【路(道)是走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

    佛教把开悟的状态,称之为“到彼岸”。

    想要到达一个地方,得“行”才行啊。(第一个行,是行走的行)

    就像个笑话说的:请问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最重要的是“出来”啊。

    (•̀͜᠈ •́)✌︎︎

    好多人除了自己念经,就是劝他人念经,对社会有实际意义的事儿是一点儿都不干,美其名曰“不贪”。

    如果我们有能力搞到很多钱但不去做,主动选择过着恬然自得的平凡日子,这叫不贪。【主动的,有选择权。】

    但如果自己一无所长,没能力赚到钱,不得不过着清贫的日子,那不叫不贪,那叫迫不得已。【被动的,无可奈何。】

    虽然两者在表相上,可能都是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但是内在里却有着天壤之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