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暗室密议 (第2/3页)
放在桌上。针尖发黑,是前日验水时染上的毒。他没洗,就这么放着,当个提醒。
接着,他在“四皇子”一页画了个红圈,圈得严丝合缝,仿佛要把那人活活困死在里面。旁边批了八个字:
**屡犯逆鳞,必取其首。**
油灯又闪了一下,这次是他伸手拨了灯芯。火光跳起来的瞬间,墙上影子也跟着动了,像一尊随时能扑出去的兽。
他低头继续整理线索。
衙门差役是大皇子的人,但背后有县令撑腰,说明地方势力已被渗透;讼师陈先生给的律文摘要里提到“越境调兵需兵部勘合”,可那晚巡防司行动却无文书,明显违规——这事可以做文章。
三皇子那边,柳先生两次登门,一次送利,一次换信,目的不是拉拢,是试探。他问住客信息,其实是想知道有没有朝中逃官或密探藏身此处。可惜,他低估了这间客栈的“干净”——真要藏人,也不会轮到他来查。
至于四皇子,线索最多也最碎。唐门柳三指的手纹、挑水夫鞋底的泥色、还有那包被调过方的“百骸散”……这些事单独看都不算铁证,可串在一起,就成了一张网。
他翻开另一页,开始列证据链。
1. 水井毒案:银针显色 + 老周买盐见证 + 王婆家淘井告示留存 → 可证有人蓄意投毒
2. 盐罐毒药:废契残留 + 小七发现位置异常 + 灶台机关触发记录 → 证明非偶然混入
3. 柳三指身份:手型比对(老周曾见唐门外围配药者左手中指弯曲异常)+ 来去路线与唐门据点吻合 → 基本能锁定来源
4. 四皇子动机:三年前宫中毒案疑与其母妃有关,当时主审太医莫名暴毙 → 存报复可能
每写一条,他就用朱笔在名字旁打个勾。等四条全勾完,他停下笔,盯着那页看了很久。
这不是自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