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好官 失窃 表率【三合一】 (第2/3页)
朱瞻基轻笑一声:“还记的汪府外的倭刀吗?”
于谦点点头。
他正要追问,太孙已经摆摆手。
于谦心里,按着太孙以前的解释,骂骂捏捏了一声。
谜语人!
两淮大盐商汪汝润满门灭口的案子,在江都城里彻底的流传了开来。
不少的谣言和消息,从各处流传出来。
百姓们除了津津乐道之外,并没有多少的感受。
灭门案啊。
那得是血海深仇,才会发生的事情。
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平日里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哪里会有这般的深仇大恨。
倒是城中的盐商们,内心惶恐,近日都不敢出门了。
唯恐,会被那些不知道藏在哪里的倭寇,给找上门来,在上演一次灭门惨案。
他们可是听说,汪汝润家藏钱的地方,被搬运一空。
官府至今没有给出准信。
他们不得不猜测,所谓倭寇灭口,其实是假。真实的情况是,倭寇在报仇,报扬州卫杀了他们那么多人的仇。
顺带着,将他们这些两淮盐商,辛辛苦苦积攒了无数年的钱财,给统统抢走。
有人去找了两淮转运司衙门,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准信。
衙门里,只给了一句话。
他们不会有事。
……
刚刚得了衙门消息的盐商们,刚刚回家,就听到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消息。
两淮地界,数一数二的盐商王厚博,被抓了!
抓人的是锦衣卫。
被关在了两淮巡盐御史衙门里。
一时间,刚刚被两淮转运司衙门安抚住了的盐商们,再次惶恐不安起来。
如今,汪汝润死了。
王博厚又被巡盐御史衙门抓了。
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杀或者被抓的人,究竟会是谁。
……
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前,再一次被两淮盐商们堵住了。
他们这一次发誓,不见转运使绝不回家。
衙门里。
叶英发脸色阴沉。
转运司衙门一众官员,齐聚一堂,默默的关注着大人的脸色。
同知萧本苦笑一声,很是为难的开口:“大人,再让那些人堵下去,转运司衙门的颜面荡然无存!”
叶英发一瞪眼,萧本赶忙缩头抱拳请罪。
“他们是在害怕,万高拿了王博厚开刀后,还要接着拿下他们。”叶英发平淡的说。
听到大人提及两淮巡盐御史万高。
萧本当即冷哼一声:“万高一介贪图权势之人,不过是想要借此,打压我转运司衙门而已!若非如此,他如何会胡编乱凑出,有人勾结倭寇的事情来?若是真有,他早就在当初发出公文的时候,就将所谓勾结之人缉拿在案了!”
两淮巡盐御史,没有多少的权利。
唯一的权利,就是监察两淮盐务。
是个官,都想要手上的权利更多一些。
萧本的想法并没有多少的错误,万高想要在两淮立起门头来,势必要从转运司衙门手上,扒拉过去一部分权利。
按照他的猜想,已经俯首称小数年的万高,这一次是想要接着皇太孙在,借机增加手中的权利而已。
小人尔!
叶英发舒展了一下脸颊,目光似乎穿过了衙门前的影壁,看到了堵在官府门外的两淮盐商们。
“发文两淮巡盐御史衙门,询问对方,汪门惨案如今查到什么地步了,督促巡盐御史衙门,尽快给出结论,安抚两淮地方民心。”
萧本领命,当场就招来衙门里的文书,命其研墨,他亲自提笔书写公文,责问两淮巡盐御史衙门,案情进行到何步。
转运使大人,似乎是被衙门外堵门的盐商们,弄得很是烦躁。
安排完了事情后,便从转运司后门离去。
……
“大人,如今该怎么办?王兄,可还被关在那万高手上……”
“闭嘴!”叶英发目露幽光,重重的冷声呵斥着站在面前的曹礼。
曹礼。
两淮盐商之一。
出身山西,乃是晋商。
曹礼同王博厚一样,皆是晋商在两淮的代表人物。
如此富甲一方的任务,在叶英发出声训斥后,既然是当场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这位富可敌国的商人,在叶英发面前,如同一只小狗。
匍匐着,颤抖着,惶恐不安着。
叶英发脸上闪过一丝阴霾,厌恶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五体投地的曹礼。
“你是在担心,王博厚会供出你吗?还是说,你觉得,本官要拿你开刀?”
曹礼浑身一震,他颤抖着,在地上趴着,爬到叶英发脚前,紧紧的抱住叶英发的一只脚,讨好的仰着头:“大人,小人绝无此意,小人……小人是怕万高……对!小人怕万高真的查出些什么来!”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曹礼,叶英发的脸上越发的厌恶起来。
他重重的抬起脚,将曹礼踹开。
“万高他什么也查不出来!若是他真的查出什么来……本官能灭了汪汝润满门,也能灭了他万高满门!”
曹礼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他现如今是彻彻底底的害怕了。
当初他就不该贪图两淮盐务的巨利,插手两淮盐场。
他更不该,来到两淮之后,便早早的毫无保留的投靠了眼前这个人。
“大人说什么便是什么,曹礼为大人马首是瞻!大人让我往东,曹礼便往东,大人要我……”
“本官让你去死,你也去死吗?”叶英发眼角暴跳,沉下脸来:“本官听说,万御史老妻逝世后不久,尚在葬礼期间,他便同亡妻之妹有来往?”
曹礼开始还没有听懂。
明明现在说的是案子,是大伙的身家性命,怎么突然就扯到了万高亡妻,还有什么妹妹的身上。
忽然,曹礼眼前一亮。
他迫不及待的开口:“大人的意思,是万高私德有损,为官必不公正,无论汪汝润灭门案,还是审问王兄,亦不可信!”
当官讲究名声。
大明朝还好,不像前唐,甚至还要求为官者,长相必须要好看。
现在只要看得过去,都能为政一方。
但若是你名声不行,那是绝对不可能被委以重任,乃至于走进仕途的。
万高在亡妻葬礼期间,和亡妻妹妹有来往,这便是不守礼仪,斯文道德败坏。
这样的人,审查的案子,还有公平可言?
不论真假,现实就是,万高不配为官。
……
刚刚凯旋而归,正在城中营房休整的扬州卫。
突然之间,官兵大动,齐出营地。
不多时,就有消息传出。
扬州卫今日盘查库房,方才发现。
库房早几日就遭遇偷窃,营中诸多钱粮遗失。
而在其中,最为要紧的一件遗失物。
是扬州卫所缴获的三百一十三柄倭刀,遗失一把。
这本不是大事。
大抵可以算在,某个胆大包天的贼子,穷凶极恶的钻了空子,跑进扬州卫的大营行窃。
但好巧不巧的,前些日子刚刚缴获的三百一十三柄倭刀,也丢了一把。
又好巧不巧的。
当初汪汝润被满门灭口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