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一家人 (第2/3页)
南飞小心地抬头看了一眼太孙。
朱瞻基淡淡一笑:“锦衣卫自然不会理他中都留守的告状。中都凤阳府一十七个县,怕是还要掉几颗脑袋。”
说着人头落地的话,朱瞻基手上的茶杯缓缓送到嘴边,不由嘬了一口,微微眯眼:“杭州府这批雨前不错,等下你回去了,记得带上一些,也给罗大人捎带着一份。”
这是亲近笼络的意思,杭州府的雨前锦衣卫同样是有的。
但燕南飞也没有拒绝,乐呵呵地将茶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卑职多谢殿下赏赐!”
朱瞻基摇头:“都辛苦了!今年是个大年,大概也是最忙的一年。京察、下西洋……就是这两件事情,就够朝廷忙活的了。你们这个时候,更要看紧了,免得有些人乘乱谋私。”
燕南飞点头领悟,看了看周围这才小声地说:“回太孙的话,卑职与罗千户,一直在盯着!如今……如今已然收集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你们办事,我自然是放心的。”朱瞻基不忘夸奖一句,然后说:“不妨和你说说,迁都北平的事情,今年大抵是要好好论一论的了。应天、北平,陛下只有一个人,陛下在哪,哪里才是中枢。”
陛下自然是心向北平的!
朝廷里,是个人都知道陛下一心想要迁都北平,总是觉得应天太过阴柔,多了些矫揉做作。但习惯了南方的和煦温柔乡,大臣们哪里愿意跑到北边那等苦寒之地。
朱瞻基这番话,自然是提点燕南飞的。
燕南飞立即醒悟:“殿下的意思……是要卑职盯着那些大臣?届时好……”
好什么?
燕南飞没敢说出口,他总不能说届时太孙和陛下好威胁那些反对迁都的大臣们?
“自然是要威胁他们的!”朱瞻基浑然不顾地说了出口,满脸的无所谓。
其实他对迁不迁都完全没有意见,应天、北平各有各的好处。
但朱棣想要做的事情,就是他要做的事情。
燕南飞一时间哑口无言。
朱瞻基笑了笑,拍拍手。
不多时,从外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