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一章 晋王离京 (第2/3页)
日一别,便是永诀,今生今世再无机会重蹈大唐中土,更遑论前来昭陵祭奠?
除非有朝一日李治能够统率大军反攻大唐、一路势如破竹打回长安……但那怎有可能。
单只是水师这一关便过不了。
“事已至此,殿下当努力向前看,大丈夫立于天地间未必就要锦衣华服、钟鸣鼎食,出去海外固然艰辛却也天地辽阔,以殿下之能力自然大有可为,开创一番基业、立下不世功勋,一样彰显尊贵、青史垂名。”
“那就借叔王吉言吧……”
李治抹了一把眼泪,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倒是叫叔王笑话了。”
李元嘉摇摇头,道:“殿下至情至性,又何必扭捏?太宗皇帝、文德皇后在上,也必然为殿下感到欣慰。”
李治抬头深深看了一眼太宗皇帝、文德皇后的神影,再度叩首。
“孩儿不孝,辞别父母!”
而后起身、转身,大步离开。
干脆利落。
李元嘉也看着上面神影,幽幽一叹,心里也多少理解当年太宗皇帝意欲易储之原因。
单纯以个人素质来说,晋王聪慧剔透、杀伐果断,确实比太子更适合做一个皇帝。
但是对于国家、对于大臣、对于万民来说,或许李承乾才是更好的那一个……
……
顺着神道自昭陵而出,李治来到山下坐上马车并未返回长安城,而是自咸阳桥过渭水沿着河边绕过汉长安城的遗址、大明宫的外墙,直接来到长安城东的灞桥边。
甚至没有入宫向陛下辞行……
李元嘉赶紧策骑追上,为难道:“殿下何不入宫向陛下辞行?陛下宽厚仁慈,对殿下隐隐关爱,若不辞而别,于礼不合啊。”
李治抿了下嘴唇,神情淡然、目光坚毅,只一味催促战马却闭口不言。
李元嘉无奈,他领会了李治的意思。
我马上便出海就藩、远渡重洋,此去十万里之遥再回大唐之日无期,还提什么“于礼不合”?
谁在乎!
这两年低调隐忍、谦逊儒雅的李治,终于在得脱樊笼之际重新回到当初那个悍然起兵、冲击宫阙的晋王殿下!
刚硬挺拔、锋芒毕露!
春雨之中,灞桥遥遥在望,堤岸旁成行的柳树已经抽出嫩绿的叶芽,纤细的柳条在细雨微风之中轻轻晃动,一串串雨水滴落。
桥头长亭之外,无数车马猬集一处、热闹喧杂,其中一干杏黄色的大纛风雨之中矗立、随风招展,使得李治下意识放缓马速,双眼微微眯起。
居然是陛下来了?
他此番本打算祭奠昭陵之后便不辞而别,却没想到陛下居然预判了他的行为,自行出城相送……
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感动、惭愧、愤懑、不甘……
李元嘉策骑上前两步与李治并行,伸手拽住他的马缰,低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殿下虽然封疆于万里之外,却依旧是大唐藩属、陛下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