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看不见的屠刀:主权的流逝 (第3/3页)
可现在,天幕中的大清,它的法律,竟成了一纸空文!
【旁白:领事裁判权,让在华的外国人,成了超越中国法律的“治外法权”公民。】
【它使得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从此,通商口岸,成了罪犯的天堂,冒险家的乐园。】
天幕的画面,还在继续。
【《黄埔条约》核心条款:】
【允许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并要求清政府归还雍正年间被没收的教堂。】
“传教?”
朱元璋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想起了元末的白莲教,那些装神弄鬼,蛊惑人心的邪教。
他对此,抱有天然的警惕。
画面中,无数金发碧眼的传教士,深入中国的穷乡僻壤。
他们开办教堂,设立教会学校,施舍一些小恩小惠,吸引了大量对现实绝望的底层民众。
他们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对于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具有何等颠覆性的冲击力?
【旁白:传教权的获得,是西方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开始。】
【它与商品、炮舰一起,从经济、军事、思想三个层面,全方位地瓦解着这个古老帝国的根基。】
【这些由条约构成的,看不见的枷锁,比真刀真枪的占领,更加可怕。】
天幕的画面,最终定格。
割地赔款,像是在巨龙身上,留下了血淋淋的伤口。
而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自由传教,则像是无数根看不见的毒针,深深地刺入了巨龙的五脏六腑,开始从内部,腐蚀它的血肉,麻痹它的神经。
所有帝王,都沉默了。
他们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他们不怕打仗,哪怕是打输了。
他们怕的,是这种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全新的“游戏规则”。
在这个规则里,土地、军队、人口,这些他们曾经赖以衡量国力的标准,似乎都不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而那些他们曾经鄙夷、忽视的“商业”“新思想”,却成了能置人于死地的,无形利刃。
就在这时,天幕的颜色,陡然从冰冷的蓝色,变成了不祥的,血一般的暗红色。
【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只是让清廷感到“疼痛”。】
【那么,十六年后,一场更大的劫难,将教会它什么叫做“锥心之痛”。】
【贪婪的殖民者,永远不会因为你的退让而满足。】
【他们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
【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