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刘宏中兴之教化 (第2/3页)
力不是很足,当官的时候经常好心办坏事,这样是不好的。
我本来想要设一个学校,教导这些举荐上来的孝廉,但是想到了孔丘先贤有教无类,想要让大汉子民都享受教化。
所以县上就设立一些教导凡人生活技能的地方,郡里就教导一些治国和修行的知识,州里的学校就必须大一些,将洲中的天才汇聚起来,教他们成为仙人(人仙)的方法,我在洛阳设立一个学宗,再设立一个图书馆,教导所有我大汉之中有的知识,而这里面的知识你想学多少就有多少,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
这消息对于那些底蕴深厚的家族来说自然是不算什么的,但是对于那些底蕴不深的世家,或者才刚刚发展的豪门来说,这学校就简直太好了。
有了这个学校他们不仅可以补足自家的底蕴,甚至如果自家崽子天资足够,说不定自家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从乡下豪族(初入人仙级别的老祖坐镇,不能随意出手)晋升为县中豪强(普通人仙,可以出手),从县里豪强晋升为郡望世家(复数人仙,或者人仙巅峰),从郡望世家晋升为世家大族(地仙,寿八千载),又或者从世家大族晋升为万年世家(天仙,寿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寿命不绝对,受到修炼方法、修炼过程、修炼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那些经常战斗的仙人的寿命就比一般仙人短,精通养生的仙人,就比一般仙人活得长,在阴气重的地方修炼的人就比一般灵山修炼的人寿命短,上面说的都是天寿,也就是平均寿命。)
刘宏虽然对吃更上心,但是他的这一手成立学校还真的就是拉拢住了不少的人。
许多的豪族和世家大族都默默的退出了党人的行列,不在对刘宏的命令阳奉阴违。
不少的党人对于这个很是不满,但是他们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因为他们内部,尤其是党人内部的儒学世家更是对学校的举办表示狂喜。
尤其是在听说了儒学被算作单独一科的时候。
按照刘宏公布出去的计划,县学教授的就是儒学+生活技能+普通武学,郡学教授的是儒学+算学+武学+道术。
大学教授的是儒学+算学+武学+道学+百家+修行百艺。
至于最后的宗学,据说最低也得是人仙才能进入其中,进入之后则是自学,没有教授,可以随意阅览和皇家书库几乎等同的大图书馆藏,甚至可以在这里留下自己的研究供后世瞻仰。
不得说,这刘宏还是有点厉害的,他并没有直接照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