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这都什么年代了 (第3/3页)
绝了么?”
……
“大王,这叫袁姬的女的什么来路,有她什么事?”
侯景很是生气,本来要跟李爽配合的是他和他安排的暗桩。
可没有想到,袁姬忽然冲了出来,将事搅和了。
“此事不重要,告诉贺六浑,让他抓紧时日,安排人手,搜集渡江的船只。”
“诺!”
侯景跟着李爽,走进了屋子。
李爽看着他的样子,问道:
“怎么,有事?”
侯景嘿嘿一笑,问道:
“臣有一事不明,我们数千人,连人带马要如何过江?”
这不只是侯景不知道,便是跟随而来的高欢、宇文泰等人,也不知道。
李爽并没有回答,只是拿出了一个盒子,检查了一番。
侯景追问道:
“大王,那老头说的对,大江之固,便是陈兵十万,也难以渡江,我们这数千人,连人带马,如何能过去?”
“别说是十万,便是百万,若是建康有所防备,也过不去。”
侯景点了点头,道:
“大王说的是,臣听说那采石矶极其险要,这江上不比陆地,我等之骑术弓术也难以施效。”
李爽检查完之后,打开了盒子,从中拿出了一份诏书,道了一声。
“赝品是个好东西啊!”
听李爽如此说,侯景一奇,正好奇上面写了什么,李爽已然打开了诏书,摊在了桌上。
侯景见之,这份诏书上的内容乃是一份更换采石矶守军的命令。
看着侯景这惊讶的样子,李爽笑道:
“如今建康城防卫空虚,可只要采石矶中还有驻军,我等便难以渡江。如此,只有靠这份诏书,看看能不能给我们寻觅战机。”
侯景明白,正常情况下,他们是渡不过长江的。
除非建康上下游的渡口没有驻军。
侯景看着这份诏书,明白了李爽的意思,可他又觉得不对。
“大王,光凭这份诏书,恐怕调不动采石矶的驻军吧!”
调兵需要诏书、虎符,更何况采石矶这等京畿重地,建康朝廷要调兵的话,更会派遣宗室、内宦,一起前来。
程序之严密,根本做不了假。
李爽听了,却是道:
“赝品之精要,便在于九真一假。”
……
临贺王府。
萧正德看着眼前的使者,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容。
“你们秦王这一路南下,搅得江淮风云四起,好不威风。如今,终于记得我这个小小的郡王了么?”
“太子殿下说笑了。”
使者话刚说完,萧正德面色大变。
“你叫我什么!”
“在下错了,应是陛下!”
萧正德看着眼前的使者,道:
“休要胡说,让外人听了去,给本王惹祸。”
“临贺王何须忧虑,汝父与梁帝之女永兴公主私通,合谋刺杀梁帝,最后不也被宽恕了么?临贺王与自己的胞妹长乐公主私通,藏之于府,育有子嗣,梁帝是不知道么,他只是不想要知道。”
萧正德哼了一声,道:
“可本王怎么听说你家秦王一路上可都是在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似是要将我兰陵萧氏斩尽杀绝。”
使者一笑,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封信,道:
“这是我家大王交给临贺王的。”
萧正德拆开了一看,越看越是兴奋,道:
“好一个‘天上麒麟本有种’!你们秦王说的不错,这梁国的社稷,本就是本王的,那萧统、萧纲,凭什么做太子之位,就凭他们是陛下的亲儿子么?”
“临贺王说的是,梁帝以临贺王为继子,名分早定,却是失信于天下。”
“说吧,你们秦王要本王如何?”
“大王只需要将这份诏书与建康朝廷颁下的诏书对调一下,给我军留足两个时辰便可以了。”
萧正德狐疑的打开了诏书,笑道:
“要本王亲身犯险,引你家秦王渡江,若是本王不从呢?”
使者笑道:
“合肥之守军不敢妄动,我家大王过不了江,不过是回寿阳罢了。可临贺王错失了这次机会,又要等到何时呢?梁帝年老,若有所失,萧纲一继位,君臣名分定下,临贺王便与皇位无缘了。”
萧正德看着眼前的使者,道:
“告诉秦王,本王不会让他失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