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趁他病要他命 (第2/3页)
“不必如此,这仗又不是你打的,如何能算到你头上。”
李爽的一句话,让斛思椿的心情舒缓了下来。
“大王仁德!”
便在此时,长孙裕从手里拿了一份算好的账册,走到了李爽的身前。
“大王,这是臣等核算过的要调拨前线的军需。”
李爽看了看,交给了斛思椿。
斛思椿低着身子,接了过来,看了一眼,立马道:
“属下这就从府库之中抽调,转运往前线。”
“去吧!”
斛思椿走后,李爽靠着椅背,摸了摸胡子,道:
“召东北道大行台、上将军、燕郡公宇文泰与河北道大行台、上将军、安阳县公高欢,二十日内,率军至滑台。”
“诺!”
——
建康。
“陛下,侯景逃回豫州之后,紧守广陵城,我军攻而不得。”
朝堂之上,朱异将前线最新的状况禀告给了萧衍。
对于侯景,此刻的萧衍并不在意。
河南之地三万北人之军全军覆没,剩下的流民根本没有战斗力。没了北人之军镇压,这些流民掀起了反旗。
此刻河南空虚,急需兵力镇守。
萧衍清楚,李爽一时间凑不出这么多久经战场的老兵。
这三万北军覆没,导致了各地流寇四起和一些州郡的反叛,要平定这些流寇和反叛的州郡,也需要时间。
不过,整个建康朝廷并没有就此北上,收复河南的意思。
一来,大将陈庆之病重,就算要北上,匆促间也找不到一个威望、资历都合适的人选统帅北伐之军;二来,建康朝廷更加在意的还是巴蜀。
“让他们撤下吧!”
虽说这场大战梁军赢了,可梁军也的的确确丢了淮水以北的土地,加上还需要安置那些俘虏和流民,建康朝廷的压力也很大。
便在此时,朱异再度走了出来,拱手道:
“北虏大野爽自去岁以来,迁民入蜀,汉夷皆怨。我军当挟此大胜之威,进军伐蜀,拯万民于水火之中。”
建康朝廷上下都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