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欢迎来到平城斯诺克学院 (第2/3页)
每个人都有来,所以整体上看空间还算是充裕。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我们平城斯诺克学院首次举行学院开放日的活动,我代表学院全体教练和学员,欢迎大家的到来。”
“......”
徐越彬首先向众位师生问好,说了很多客套话。一段寒暄过后,他正了正神色,继续道:
“在介绍今天的活动之前,我想先向各位明确一点。”
“今天的开放日,并不是什么招生宣传,更不带有任何职业化方面的指向性意味。我们纯粹只是想以台球作为媒介,跟各位师生家长展开互动交流而已。”
“今天在场的学员里面,有参加过广府斯诺克学院开班仪式的人,我在那届开班仪式的最后给各位家长们说过一段话,你们应该还记得。”
“虽然我是平城斯诺克学院的院长,但我仍然不再鼓励孩子们走上台球职业道路,即便孩子在这一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
在今年年初的广府学院开班仪式的最后,徐越彬曾经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当时的发言引来了家长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感到疑惑,你作为华夏斯诺克的前沿领路人,说出这种具有导向性的话语,真的合适吗?
今天徐越彬将这番言论搬到了学院开放日,果不其然,再次引来了家长和老师们的疑惑与不解。
你既然不鼓励我们打职业,那你为什么还要开办台球学院?为什么要培养这么多的台球人才?
徐越彬笑容满面,望着窃窃私语的众人,顿了顿:“我知道大家有很多问题,但请先容许我,短暂地给大家讲一讲平城学院的由来。”
此时正站在学院实验室里的凌志也在同步观看着徐越彬的讲话。
半年多前的那次讲话给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本以为徐院长要把那次的讲话重复传达给今天的师生家长们,却没想到,接下来,徐越彬想要传达的东西,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都远远超过广府那次。
在距今大概四五十年前的时候,华夏台球圈子还处于一个未开化的状态。
那个时候,互联网方兴未艾,手机和自媒体更是还没有普及开来,这使得台球爱好者们的交流很受限。
虽说不少人也都知道,在世界的另一端,有着很多台球高手在日复一日地给大家奉献着精彩的比赛,但大家并不能看到比赛的直播,电视转播也基本不会青睐台球比赛。
2005年之前,电视转播台球比赛的次数屈指可数,连看到比赛都很难,更不要说去打比赛,甚至拿到奖项了。
那个年代,除了特别喜欢台球的,其他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对这个圈子敬而远之,也没有什么家长会鼓励自家孩子去学台球。
平城斯诺克学院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如果说在那个年代,你想打比赛,只能托关系、请教练、打听参赛渠道、从野路子一步步走上最高领奖台的话,平城学院的出现,算是给了所有台球爱好者们一个崭新的平台!
训练资源,人才培养,教练服务,参赛指引。
所有的一切,学院应有尽有!
自此,没有人再是野路子,所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