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安重荣与安从进 (第2/3页)
妄动乎?
桑维翰字国侨,洛阳人,长相丑陋,而且身材短小,曾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不喜欢桑维翰的姓氏,认为他的姓与“丧”同音,所以一直得不到录用。后来他的父亲向张全义极力推荐,桑维翰在27岁的时候才取得进士的功名。
桑维翰进士及第后,投奔到石敬瑭的门下。后来支持石敬瑭与契丹勾结,同时为石敬瑭办理各项事宜,使得石敬瑭顺利地灭了唐朝,从而建立了后晋,所以桑维翰颇得石敬瑭的重用。
桑维翰表达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契丹势大不可图,现在虽然屈辱,但是固本练兵,以待天时。可以说,相当务实。至于七条不可与契丹冲突的理由,也是比较充分的。为了照顾石敬瑭的面子,他还列举出唐太宗李世民,汉家和亲求发展的故事。宽慰石敬瑭忍辱负重。
在阐述不开边衅,深固根本的大方针后,桑维翰紧接着的第二个观点就是:让石敬瑭北巡河北邺都防备安重荣。这么做是因为邺都是北国重镇,户口殷实。但是,此处的节度使杨光远正在汴梁叙职,而且此人同样骄横,不可托付此战略要地。万一,安重荣起兵谋反,夺了此地,就会成为汴梁大患。所以,桑维翰建议石敬瑭亲自坐镇此处,这样或剿或抚都比较灵活迅速。
收到这封秘奏后,石敬瑭一下子就安稳了。他深知,不把安从荣办了,他的位子就不稳。于是,他任命心腹元从刘知远为北京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作为西面藩篱。然后留自己的侄子石重贵为汴梁留守,坐镇后方。自己亲自带着杜重威移军河北邺都。杜重威这人是五代武将贪鄙暴虐的典型代表。有个绰号叫“瘟侯”。意思是百姓见他如瘟疫,避之不绝。后面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系列“骚”操作。
石敬瑭诏谕安重荣道:
尔身为大臣,家有老母,忿不思难,弃君与亲。吾因契丹得天下,尔因吾致富贵,吾不敢忘德,尔乃忘之。何耶?今吾以天下臣之,尔欲以一镇抗之,不亦难乎!宜审思之,毋取后悔!
大意:你作为我的心腹,不为我排忧解难就算了,还和我作对,这是忠吗?你有老母,不想着孝顺,让她为你操心,这是孝吗?还有辽国助我得了天下,我待之如爸爸。我这是多讲义气。你呢?没有我,你安重荣现在还在北国戍边做大头兵,能坐到节度使?你现在叛我,可见你多么恩将仇报,狼心狗肺。最重要的是,你以一镇而抗天下,是不是傻!所以,我劝你不要做后悔莫及的事情。
安从荣收到这个诏书后,气得发抖。万没想到,石敬瑭屈身事夷,还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骂他。
安重荣以为石敬瑭认契丹做干佬儿不过是权宜之计,一俟中原王朝稳定之后,石敬瑭一定会幡然悔悟。哪知道历经风雨才登上宝座后的石敬瑭早已是"苍然老贼,皓首匹夫",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皇位不失,一切国家利益与荣誉皆可出卖。这让安重荣失望至极,也坚定了谋反的决心。
安重荣一语道出皇位争夺赛的真谛:"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这与当年陈胜在大泽乡喊出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异曲同工,都是催人的战斗口号。
安重荣对石敬瑭彻底失望了,正当壮年的他不甘心像个孙子似地拜倒在异族的铁蹄之下,他要为那些惨遭契丹压迫的各族百姓张目,也要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于是,谋反成了他的不二选择。
饶阳令刘岩,献五色水鸟,重荣妄指为凤,畜诸水潭。又使人制大铁鞭,置诸牙门,谓铁鞭有神,指人辄死,自号铁鞭郎君,每出必令军士抬鞭作为前导。遂收聚亡命,收市战马,屯积粮草,准备起事。又联合契丹境内的吐谷浑等族以为援,吐谷浑首领白承福率本族三万人内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契丹的实力。
此时的石敬瑭也没闲着,他一手捧着契丹干佬儿的圣旨,一手掂量着如何对付安重荣。
垂垂老矣的石敬瑭知道皇位来之不易,断然不敢违拗给他戴上皇冠的契丹,但是他也不想和手握重兵的安重荣翻脸。他只想安安生生地做几年皇帝,无奈之下,他只好一面传出圣旨,嘱咐安重荣对契丹依令而行;一面派出殿前供奉官张澄率兵2000,将已南下至并、镇、忻、代州的部族百姓驱逐回原地。可是,这些老百姓好不容易逃离契丹魔爪,如何愿意回去受罪呢?于是他们相约来到成德军治所,希望能够得到安的庇护。
此时的安重荣已经心生反意,对于这些无家可归的部族百姓,立刻汰弱留强编成部伍,进行训练准备起事。对于老弱他也没有放弃,而是尽可能地妥善安置,一时间百姓归者如潮,谁也不再搭理石敬瑭的诏旨。
这下石敬瑭坐不住了,他知道安重荣这是准备拷贝自己的成功范例啊。一想到那个如同自己年轻时一样的猛男坐拥大镇,石敬瑭做梦都会吓醒。于是他拿出自己当年笑傲沙场的那股猛劲,亲自坐镇邺都,召集各路藩镇讨伐安重荣。
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与重荣同姓,恃江为险,隐蓄异谋,重荣阴相结托,互为表里。晋主既虑重荣,复防从进,乃遣人语从进道:“青州节度使王建立来朝,愿归乡里,朕已允准。特虚青州待卿,卿若乐行,朕即降敕。”从进答道:“移青州至汉江南,臣即赴任。”晋主闻他出言不逊,颇有怒意,但恐两难并发,权且含容。
公元941年,安重荣乘石敬瑭移驾邺都之际,致书安从进,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安"字,希望安从进乘京城空虚之际北进,与成德军南北夹击,共图大事。
这里顺带说一下,二安虽然同姓,但安重荣是粟特人,安从进是沙陀人,二人八竿子都打不着。不过沙陀与粟特同属印欧语系的白种人,且长期通婚,所以二人虽不同族,但却交心已久。
却说有一人名叫和凝,字成绩,郓洲须昌人,他父亲叫和炬,喜欢喝酒,不拘小节,但特别喜欢文人,常常倾尽家财来交结文人.因此和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