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150 仗义每多屠狗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5-150 仗义每多屠狗辈 (第3/3页)

讫!”

    “行,就粜给你一百石吧!”

    一百石就是一千两百斤,确实不少了,但自己的目标远不在此。

    李宏摇摇头:“太少!”

    “两百石!”

    “还是太少!”

    伙计登时变了脸色,叫道:“客官莫不是跟小人开玩笑吧!”他拉过算盘,噼里啪啦的打了起來:“糙米四百文一斗,十斗一石,每石四千钱,两百石米已是八百贯,折合现银四百两,难道还嫌少!”

    李宏干脆也伸出一个手指:“我买这个数的糙米!”

    “多少!”

    李宏很想说一万两,但恐怕扫清临安所有米店也沒这么多存货,况且这会引起米价飞涨,小百姓们便要遭殃了,于是改口道:“按你的价钱算,我要一千两银子的米!”

    伙计不料是这样一笔大生意,他皱眉道:“这个小人做不得主,小人要去问掌柜!”说着走出去。

    李宏神识早就跟定了他,听他进到里面一间房,朝掌柜实说有客人要买一千两银子的米,待问清相貌穿着來历,掌柜大惊:“这两汉子定是金狗奸细!”

    李宏嘴里的茶扑哧一口全喷出來。

    “穿着如此邋遢,出手却如此豪阔,外面同伴十來人都是身手不凡的大汉,不是金狗奸细是什么?”

    后面自是不用说,掌柜命伙计稳住二人,自己急冲冲报官去了。

    待他引得衙役來,厢房里两个邋遢汉子早就不翼而飞,守在门外的人统一口径赌咒发誓说绝对沒出來,但两人就是这样神乎其神的消失了。

    掌柜倒赔几两银子把衙役打发走,又痛心又惊讶,伸手摸摸茶杯,那茶杯尤温,里面的茶水已是喝得差不多见底了。

    ********

    得到教训,李宏知道自是别想一口气全部买足一万两银子的米。

    换了衣服,他们分头行动,一家家米店买过去,这里几十石,那里几十石,总共在临安采购了三百石的米,但就这样,还是引起了米价略微上涨。

    现在临安的米价已是原來未开战前中原米价的五倍有余(注7),李宏不敢再买,怕给小老百姓带來麻烦,于是沿途南下,每遇一个大**的城镇都会停下买米,如此凑够了千石。

    李宏算算,足够九离门低阶弟子吃用三五个月,便停手返回。

    半路上楚明突然道:“我们以前买的都是粳米,这回你采买的全部是糙米,只怕有些弟子会不习惯!”

    李宏冷笑:“百姓吃糠咽菜都吃不饱,如果有谁胆敢挑剔糙米,我必定告上掌门,罚他一天只有一顿稀粥、清水晃荡的那种!”

    话虽如此,心底不是不感慨的,想当初刚入青油观,那晶亮喷香的江南粳米可是吃得自己满嘴流油,死都不肯放筷子的。

    打仗,打的连仙人都开始过苦日子了,李宏苦笑。

    但有件事却令人印象深刻,藕塘大捷,全临安城一个呼声,当时声动天地,连自己都热血沸腾了,看來百姓们都一样,同仇敌忾,希望早定中原。

    ********

    ********

    注1:南宋不承认临安是都城,而是称“行在”,是实际上的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杭州。

    注2:今安徽定远东南。

    注3:南宋临安著名的天街,北起斜桥,南至正阳门,很宽阔,中间是皇帝御道,两边是河道和供行人行走的走廊,是南宋临安最繁华的地段。

    注4:宫城以外的外城,在临安城墙之内。

    注5:此处确实参照南宋物价,略有小小出入。

    注6:北宋河东路,地理位置相当于今山西省。

    注7:确实如此,南宋初年因开战等原因米价腾跃,即使绍兴八年丰收之年,每斗也要三百文,见《宋会要辑稿》食货篇。

    MM提供宋仙无弹窗高品质全文字章节在线阅读,高速首发最新章节,文字品质更高,如果觉得MM不错请帮助我们宣传推荐本站,感谢你的支持!你的每次分享和宣传都是我们高速首发的动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