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大股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4章 大股东 (第3/3页)

果有一天集团不再由管委会领导,或者不只是由管委会领导,那李学武的处境是不是很尴尬了?

    这也就很好理解李学武为什么梳理好了辽东的工业管理工作以后又将工作重心向集团转移了。

    不然这一来一回算怎么回事,玩呢?

    说直白一点,从集团下来的时候李学武只是李怀德拉上去的,董文学等人托举上去的管委会秘书长。

    但当李学武准备回去的时候可是掌握着辽东工业绝对影响力的实权秘书长,这能一样嘛。

    想要在集团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肯定,掌握更多的资源分配权,那李学武就得通过一些手段来实现将工作重心重新向集团转移的目标。

    他是怎么做的呢?

    早在几个月前李怀德便已经提醒过李学武了,要尽早整理好辽东的工作,尽快回到集团工作。

    李学武当然知道自己不能太久离开集团管理层,否则就要被边缘化了,只能上下、左右兼顾。

    但他又不能急于求成,人回去了有什么用,没有成绩和砝码谁会支持他,听他的意见。

    所以从下半年开始,他便积极挖掘辽东工业的潜力,逐渐发掘出了与工业、经济、组织和文化相关的重点工作项目。

    在管理辽东工业的同时,他还兼顾集团和其他工业企业的重点项目,每一次的安排都会给他带来一定的声望加持。

    等他厚积薄发,集团班子的那些人就算再不情愿,也得充分尊重他的意见,主动征求他的意见。

    正因为知道这些,所以王新笃定李学武非常需要塔东机场项目来增加他在集团内部的影响力。

    说快忘记了,怎么可能呢。

    当然了,想要依靠李学武对这个项目的偏爱就喊出天价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李学武不是大傻子。

    塔东机场的兼并案并不是红星钢铁集团主动提出的,反而是沈飞想要给塔东机场找个下家。

    李学武就算需要塔东机场项目,可也不会坏了他谈判专家的名头,这样想,他反而要警觉李学武的态度,就算要出售塔东机场,谈判也是很艰难的。

    “你忘了我也会提醒你的。”

    王新没在意李学武的话,有些无奈地讲道:“塔东机场的价格评估做出来了,跟我们估算的价格出入有点大啊。”

    “大了?大多少?”

    李学武明知故问地看着他讲道:“你们估计的价格是多少?”

    “我不是跟你说过嘛。”

    王新苦笑道:“我们给塔东机场估价九百多万。”

    “呵呵——”李学武笑了,看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后来我们认真核查了一下,七百多万还是有的。”

    “然后呢?”李学武挑眉问道:“银行估价多少?”

    “是你们联合储蓄银行给出的估价,我们可是不认的。”

    王新认真地讲道:“两百万就想买塔东机场,这是不可能的。”

    “两百万吗?”李学武转头看向张恩远问道:“联合储蓄银行的评估方案有吗?给我找一下。”

    秘书长真会演戏啊!

    张恩远嘴里应着,颠颠地去柜子里翻找,心里想着这句话。

    其实昨天秘书长还在看这份报告来着,今天却问有没有。

    有,你还看过了的。

    当然了,张恩远很懂得配合领导,这会儿自然不会露馅了。

    他在那边翻找着,李学武这边则安抚对方道:“银行评估就是这样,它不看续的价值,只计算实打实的。”

    “而且从溢耗损耗数据反向计算生产成本,这一点得考虑到。”

    “找到了,秘书长。”

    张恩远其实就在那份文件周边打转,当注意到秘书长真的需要这份文件了才故作惊喜地挑了出来。

    王新的秘书盯着这边,目光有些古怪,可张恩远不太在意。

    “两百万,嗯——”

    李学武嘴里念叨着,翻开那份报告看了起来,重点是结论。

    “他们是按照地上物和地下物来计算的,倒也合理。”

    他抬起头看向王新讲道:“塔东机场的基础设备设施确实不够,就算你把它夸的再好,也多不出几幢大楼来。”

    “可塔东机场的位置好啊。”

    王新强调道:“再说了,机场办公楼足够用了,我们建设那么多楼干什么。”

    “重要的还是机场的资质。”

    他介绍道:“这个现在是批不下来的,您对这个应该有所了解。”

    “两百万低了点。”

    李学武看向他问道:“你们的意见吗?”

    “我记得提醒过你们,咱们双方各找第三方进行评估对吧?”

    他故意地问道:“你们找的那个第三方单位给估价多少?”

    “反正比你们给的多。”

    王新抱怨道:“我们从未想过你们会给出两百万的价格。”

    “不是我们给的,是银行给的。”李学武强调道:“我们对联合储蓄银行只有管理权,没有业务干预权,你当银行可以民办啊?”

    “你说比我们给的多。”

    他手指点了点沙发扶手讲道:“其实多也没多出多少,对吧?”

    好像能看透对方似的,李学武就这么直白地讲道:“我不知道你们找了哪个单位做评估,但我说那个单位是你们找的,价格当然要虚高一点,这话没毛病吧?”

    王新看了看他,犹豫着讲道:“两百万绝对是不可能的。”

    “我们也没说绝对出两百万啊。”李学武笑了笑,说道:“都说了这只是参考,你们讲第三方评估九百多万也可以的。”

    “一是一,二是二,我们也没必要扯这个谎。”

    王新想了想说道:“今天我还真带了权限到你这,看看塔东机场的项目该怎么谈。”

    “要不像我说的,合作啊?”

    李学武眉毛一挑,道:“红星钢铁集团的实力你还是了解的,我们出管理和后勤保障,你们出飞机和技术支持,咱们联起手来做大做强,创造辉煌。”

    “呵呵——”

    他越是这样说,王新越觉得他说的合作不靠谱。

    跟红星钢铁集团合作?

    在他们的老本行,也就是飞机设计和制造相关领域还有这份自信,但在经营管理方面与红星钢铁集团斗法,这不是自找苦吃嘛。

    从奉城一机厂兼并项目上就能看得出来,红星钢铁集团在经营管理上非常有一套,完全不讲什么情面管理,把一机厂拆开重组,大力推进组织人事变革。

    结果呢?

    在辽东工业管理体系中,奉城一机厂就要干倒闭了。

    可在红星钢铁集团手里,奉城一机厂不仅仅扭亏为盈,起死回生,甚至将数控机床搞出来了。

    你就说,沈飞将唯一拿得出手的塔东机场作为合作筹码交给红星钢铁集团,时间一长塔东机场姓什么可真就不好说了。

    谁能玩得过李学武的心眼子,有他在辽东,塔东机场这张牌丢进合作项目中还不如丢大街上呢。

    所以沈飞的管理层经过研究后,决定不合作,只出售。

    “我们还有其他项目想做,所以还是想完整地出售塔东机场。”

    王新态度坚决且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看着李学武等他的回复。

    李学武微微皱眉道:“其实合作才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还是有合作的嘛。”

    王新笑了笑,说道:“沈飞和钢飞现在的合作模式就很好。”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讲道:“好吧,买卖不成仁义在嘛,既然你们不打算合作,那就卖。”

    “不过你们考不考虑上次我提到的,用股份来置换。”

    他再一次解释道:“我们的三产工业创收力度确实还可以。”

    “你不用怀疑我们是在甩包袱,故意套路你。”

    李学武认真地讲道:“确实是集团业务和组织结构要调整,三产工业对我们来说作用不大了。”

    “就是完成原始积累了,对吧?”王新很理解地点点头,说道:“我们也确实考虑过。”

    “不过你们的三产工业是在亮马河工业区吧?”

    他挑了挑眉毛,诧异地问道:“这样也可以吗?”

    “什么意思?”李学武也很诧异地看着他反问道:“我们将三产工业的股份出售给你们,还会要求你们搬离亮马河工业区吗?”

    “这当然不可能的。”

    他笑了笑,讲道:“我们从未讲过亮马河生态工业区是属于红星钢铁集团的,这一点从未有过。”

    “红星钢铁集团只是亮马河生态工业区的主管单位,关于工业区的工业企业我们也成立了相关的管理部门,更多的是服务工作。”

    李学武强调道:“你们放心,真换了三产工业的股份,你们就是工业区的一份子了,大家以后更要加强合作和交流了。”

    “三产工业的股份,全部吗?”王新挑了挑眉毛,问道:“全部的股份换塔东机场?”

    “呵呵——”李学武嘴角翘起,露出了一个“你想屁吃”的笑容,不说话,相信对方已经懂了。

    王新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其实吧,三产工业也还可以。”

    嗯,也还可以。

    塔东机场每年的亏损都不够红星钢铁集团三产工业赚的,沈飞才是甩包袱的那一个,还在这吹呢。

    “行了,够可以的了。”

    李学武看着他讲道:“如果你们选择每个三产工业都要一部分股份,那咱们还是合作的关系。”

    “你的意思是?”王新挑了挑眉毛,道:“换我们做大股东?”

    这不是炒股炒成大股东了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