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5章 老工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5章 老工人 (第3/3页)

们这个大忙。”

    “这么客气干啥啊——”

    李学武笑着同他握了握手,道:“中午整四个菜就行了,咱们喝点。”

    “整八个菜,咱们少喝点。”

    古力同也是酒战沙场的老将了,可从没在酒桌上说服过谁呢。

    但李学武不一样,丫的就是个酒漏子,完全没有量,喝多少都是他。

    他也真抹得开面子,完全不在乎同事们好笑的表情。

    废话,由李学武敞开了喝,那他这几天还上不上班了,醉死过去了。

    “你来了就不一样了。”

    古力同拉着他的胳膊挨个车间参观,没有任何隐藏。

    他就等着李学武给他提意见呢,这会儿哪里会敝帚自珍。

    再说了,就二汽这点家底,都比不上钢汽呢,还有啥好隐瞒的。

    “你可别装假啊——”

    他看着李学武认真地讲道:“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得直说,我要听。”

    “太过了吧,我可不是批挂算命的,哪里就能一言兴邦了。”

    李学武有点受不了他的过分认真,笑着讲道:“今天就是来做客的。”

    “少扯那个,讲真话咱们才是朋友,你才是二汽的客人。”

    古力同也知道自己太紧张了,也太着急了,这会儿主动开起了玩笑。

    也正是他的态度稍稍放松了一些,那些身后跟着的干部们的脸上这才有了笑容。

    你看看刚才这些人,走在前面的李学武都觉得背后发寒。

    什么状况?

    古力同时请他来挑毛病的,挑身后这些干部们的毛病。

    李学武不怕得罪人,但怕遭黑枪。

    “你看看你,还能不能处了。”

    李学武好笑地拍了拍他的胳膊,道:“我好不容易回京一次,还就想着来看看你,你就跟我来这套。”

    虽然早前古力同去钢城请过他一次,这一次也是早就约好的。

    但是!不能说早就约好的,这样他成啥人了,好为人师不是好同志。

    他得说的迫不得已,说的勉为其难,说的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才行。

    “说说,给个意见。”

    古力同带着他参观了最新设计建造并已经投入使用的流水生产线。

    李学武则是站在工位旁看了好一会,听古力同问起,这才讲道:“挺好的。”

    “我让你夸我们来了?”

    古力同这个着急啊,瞪着眼珠子强调道:“你就给我指条路吧,行不行。”

    “你们的工人该升级了。”

    李学武突然直白地讲道:“我不是说你们的工人不够努力,也不是说他们做的不够好,而是学习和理解能力。”

    他态度认真地看向古力同问道:“你们的工人有多久没培训了?”

    “培训?工人还用培训?”

    古力同瞪了瞪眼珠子,强调道:“这可都是我们的老工人啊!”

    他这言下之意是老工人不用培训,随便拉出一个都是好手。

    李学武了然地点点头,说道:“老工人也好,新工人也罢,都要培训。”

    不等古力同询问,他回头看了一眼跟着的二汽的干部,道:“汽车开久了,轴承不上油吗?”

    “不是工人的技术不行,而是思想跟不上了。”他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强调道:“不换换脑子装不进去新东西。”

    “工人对技术的自信是一种优点,也是拒绝新工艺、新技术的缺点。”

    “我们的工人很优秀的。”

    有干部不同意他的观点,强调道:“他们非常能适应现在的流水线岗位,绝对不比你们厂的工人差。”

    “嗯,我承认你的观点。”

    李学武反倒比他更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种反驳,转头看向皱眉思考的古力同讲道:“你们的流水线产能是多少?”

    “28台。”古力同回答的有些迟疑,但没有犹豫。

    李学武微微点头,道:“一个班28台,那确实可以了。”

    “不是,是一天28台。”

    古力同这会儿才皱起眉头强调道:“我们有三个班组在线上。”

    “一天28台?!”李学武惊讶地看着他问道:“是bJ30的生产线?”

    “我们只有一条生产线。”

    古力同很艰难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虽然他也不想回答。

    “如果是这样的话……”

    李学武想了想,回头看向张恩远说道:“我是不是还有个会要开来着?”

    “你等会——”

    古力同见李学武要跑,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说道:“你可不能走。”

    “我忘了,真的,我还有个会。”

    李学武拍了拍他的手说道:“以后,以后有时间我再过来,一定。”

    “以后有时间?”古力同哪里会撒手,拉着他说道:“你就是要去参加蟠桃会也得给我们解决了问题再走。”

    “咋地——卖给你们了!”

    李学武好笑地看着他问道:“你咋还跟土匪似的呢?”

    “反正不能放你走。”

    古力同拦着他问道:“你跟我说实话,你们钢汽的产能是多少?”

    “嗯,嗯,没多少。”李学武含糊着说道:“都差不多,都差不多。”

    “你跟我扯淡呢?”古力同看着他问道:“营城港每个月装船的数量都不止一万台吧,你跟我说差不多?”

    “你看你——”李学武微微昂起头看着他说道:“这能一样嘛。”

    “你们生产的是货车,我们生产的是客车,这是两码事嘛。”

    “客车复杂还是货车复杂?”

    古力同很受伤,拉着他讲道:“这条生产线就是你们厂的,现在产能为啥差距这么大?”

    “哎!你这就没意思了啊!”

    李学武点了点他道:“合着我来你这帮忙还帮出错来了?”

    “你没错,我错了。”

    古力同怎么说都行,就是不能放他走,指着生产线说道:“你说,你说。”

    “我说你们的工人需要培训了,就像机械需要上润滑油了。”

    李学武看着他讲道:“全流程诊断报告没给你们吗?”

    “如果严格按照红星钢铁集团的生产管理模式,现场应该不是这样的。”

    他踢了踢脚下的地面,不是漆面,只是水泥地面抹了细灰。

    也行,汽车生产又没强调全部工位都是无尘车间,水泥就水泥吧。

    可地面上的污渍是怎么回事?

    李学武的动作不算大,但古力同已经注意到了。

    “那个,古厂,是机器漏油了。”

    车间主任一见领导皱眉头,赶紧过来解释了一句。

    还是有眼力见的,没等领导开口说话就知道抢答了。

    李学武可没有帮古力同管理下属的兴趣,只是看着零部件堆叠凌乱的车间撇了撇嘴角,问题太多不好说了啊。

    古力同一顿饭就想解决所有问题,这不是痴人说梦嘛。

    他的出场价可没有这么低。

    “处理干净——”古力同不能当着李学武的面说他什么,但还是皱眉强调了一句。

    车间主任唯唯诺诺地应了,去找工人处理了。

    古力同一直看着李学武,随着他的视线转了一圈,自己也开始不满意了。

    其实标准早就给了,红星钢铁集团技术服务部给出了全部的生产标准要求。

    但是吧,这里不是红星钢铁集团旗下的生产厂,规矩也得因地制宜嘛。

    有人改了第一条,那就有人忽视最后一条,说是红星钢铁集团的管理和生产标准,实际上呢?

    该说不说啊,就是日产28台的数据放在以前都算很牛哔的了。

    如果没有红星钢铁集团搞了个钢汽,那现在的二汽妥妥的就是大厂了。

    日产28台,年产过万了,64年国内汽车总产量也才2.8万台。

    好么,二汽独占将近一半的江山,你说他牛不牛。

    牛个屁,钢汽一个月出口的汽车都不止一万台,包括摩托车在内数种车型并驾齐驱,基本上代表了国内此时最先进也是产能最高的汽车厂了。

    二汽有样学样都能学出这个模样,李学武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好,是真的好,至少主动变革了,但变的不够啊。

    “要不咱们先去食堂?”

    办公室主任见气氛有些僵,主动建议道:“这会儿饭菜也快好了,咱们边吃边说?”

    “那就边吃边说。”

    古力同见李学武没有再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了,便也同意转移战场。

    他是非常希望李学武多说几句的,可也知道身后的干部们受不了。

    李学武可能不知道,不仅仅生产线上的工人是老工人,这管理干部也是老干部,他们厂的变革之路很复杂。

    李学武其实看出来了,从上桌一起吃饭的干部平均年龄就能看得出来。

    要是这种阵容,那日产28台也算得上是个奇迹了。

    红星钢铁集团为什么能打?

    因为干部年轻化,如果钢汽同二汽对比,那去钢汽看看,基层普遍都是年轻干部,中层也不乏三十岁以下的干部,厂长都不超过四十五岁。

    干部年轻化,红星钢铁集团是认真的,只是二汽含糊了。

    李学武不反对沿用老工人,但得对工人负责啊,就这么送上生产线了?

    那这是二汽的不负责任了。

    李学武想说什么,但又不知道该不该说,该怎么说。

    一顿饭解决不了问题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