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3章 十一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3章 十一月 (第3/3页)

色的“秘书长办公室”字样,显得非常现代化。

    就连办公室房门都同以往所见不同,因为靠近门把手一侧房门有一道不透明玻璃窗,从上到下。

    这种风格的房门在后世已经很常见,但在这个时代无论是设计思维还是玻璃的应用,都堪称突破性的。

    为什么办公室的房门要如此设计?

    你看位于轧钢厂的办公区就知道了,所有的房门上方都是开了玻璃窗的,最多会用白色纱布遮挡上。

    开窗是一定要开窗的,这是规矩。

    现在法国设计师将开窗拉长缩宽,形成了如此时尚的造型设计,很得集团领导的认可。

    李学武当然也喜欢这样的款式,推开办公室的房门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很多绿植。

    同当初他在保卫处工作时的办公室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现在的办公室也布置了绿植。

    真的,他完全不知道,甚至是第一次来这间办公室,属实惊喜和意外。

    张恩远也很喜欢这间办公室,里面没有装修后残留的异味,墙边还有属于他的一张办公桌。

    只不过他也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幸能来这边工作,还得看秘书长给不给他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

    他是李学武在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秘书,也是冶金厂的秘书,可不是集团的秘书。

    这么说有点拗口,但用组织关系就能讲得通了,他的人事关系是在冶金厂,不在集团综合管理部,明白了吗?

    李学武在辽东工作,他完全有资格随着秘书长到任何地方工作,即便是京城。

    可秘书长终究有一天是要回到京城,回到集团工作的,到时候他会面临两个选择。

    或是由秘书长安排将人事关系调到综合管理部,正式成为集团机关干部,或是留在辽东,在冶金厂任职。

    这两种选择都不是由他来决定的,还得看秘书长回京以后怎么安排他了。

    不过说这些为时尚早,秘书长刚到辽东工作还没有一年,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回来。

    虽然有风头传出来,说集团需要秘书长尽快厘清辽东的工业管理难题,回集团主持工作。

    张恩远认为秘书长会逐渐将工作中心向京城集团转移,但绝对不会骤然放弃辽东的工作。

    所以他至少还能为秘书长服务两年,两年以后就看自己的表现和成绩了。

    “通风效果真好,到底是楼层高啊。”

    他打开窗子试了试,冷风瞬间灌了进来,但对冲室内的温度一点都不显得冷。

    自从轧钢厂关闭以后,加之亮马河生态工业区重建了供暖系统,在新的办公楼里再也看不到暖气片烫人手的情况,不过室内温度是足够的。

    室内供暖主要看三点,一是暖气片摆放的位置对不对,是不是在窗台的下面。

    二是暖气管道是否设计合理,三是供暖温度是否达标。

    这三点对于工程建设总公司来说自然不是问题,尤其是领导办公室啊。

    “竟然是新的皮沙发。”

    张恩远用手摸了摸沙发的柔软度,还仔细看了一下。

    他不认识真皮和假皮,因为这个时候没有假皮,但凡是这种材料手感的都是真皮沙发。

    柔软度自然不用怀疑,红星钢铁集团三产工业有自己的皮革厂和化学厂,皮革和海绵都不缺,沙发当然好。

    不过这些办公家具包括沙发在内都不是红星钢铁集团自己制造的,而是茶淀农场的产品。

    这么大的集团,要是为了省这么一点钱去自己做沙发,不开玩笑嘛。

    沙发是真皮的,大班台前面和后面的座椅也是真皮的,可见集团领导办公室的奢华程度。

    班台就不用说了,李怀德的棺材都没有这么大,材料都没有这么好。

    李学武并没有坐过去试试,而是看了休息室和独立卫生间,还有满墙的文件柜和地图位置。

    布置这个办公室的人一定去过他曾经的几个办公室,很清楚他的需要和习惯。

    你看吧,连李怀德的办公室都没有方桌,但在文件柜的拐角处却有一张可铺放地图和设计图纸的方桌。

    张恩远很是好奇地把办公室里里外外看了一个遍,李学武却只是简单地转了转便出门了。

    他能不能享用这间办公室还得看能不能从辽东回来才行,要是带着成绩和荣耀回来,这间办公室当然是他的。

    如果在辽东栽了跟头,那还纠结这间办公室干什么。

    永远都不要在办公室上投资,多了也就是准备一双拖鞋,一床临时休息或者值班的行李,其他通通不要。

    你搬进来的时候不觉得,但当你搬走的时候,那些东西只会是你郁闷的叠加。

    他看了看手上的时间,叫了随后出来的张恩远一起上了楼,会议就在十楼会议室。

    -----------------

    “五亿六千万的援助只是价值体现。”景玉农在会议上做了解释说明,“我们能拿到多少生产订单还要看一机部是怎么分配的,不可能抢着要。”

    “咱们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高雅琴开口讲道:“无论是在运输还是在产品质量上,咱们的产能完全能够满足订单需要。”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看可以主动一些。”

    董文学也很认同高雅琴的观点,主动开口讲道:“销售总公司也好,或是集团组织力量,是要把更多的优秀商品展示给相关单位看一看的。”

    “嗯,眼见为实,对吧。”

    李怀德看了看手里的资料,又看向众人讲道:“五亿六千五的总体订单,我刚开始是有点勉强的。”

    他笑了笑,讲道:“既然是援助,那成本压缩的一定非常狠,我都怀疑咱们会不会亏本。”

    “还好,咱们有生产优势。”

    程开元见他看向自己,微微点头讲道:“在压缩生产成本,优化运输条件的同时,咱们的产品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那就努努力?”李怀德目光扫向了众人,询问道:“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见众人没有说话的,李怀德便也就点头讲道:“请销售处和技术处的同志辛苦一下,尽可能地对接好。”

    他又看向了高雅琴讲道:“雅琴同志,你刚从港城回来,一定知道咱们的差距,这个工作交给你。”

    “好的,李主任。”高雅琴微微点头应声道:“下来我就联系援办,看看申报产品有没有疑问。”

    “好,这个问题就这么地,大家举手表决一下吧。”

    李怀德放下手里的文件,看向众人询问道:“不同意援助订单生产扩能增量意见的请举手?”

    “好,放下。”他目光扫了一圈,见没人举手,又继续问道:“同意援助订单生产扩能增量意见的请举手。”

    齐刷刷,众人都举了手。

    本来就不是什么重要的议题,且在以往的办公会议上已经研究过多次了,该有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老李用这个议题开头,也有顺顺利利的意思,今天的议题大家都同意才好呢。

    说完了援助安南的五亿六千万订单问题,李怀德按照会议议程,开始了第二个议题的讨论。

    “是关于国际饭店工程建设的问题。”

    李怀德看了看手里的资料,对众人讲道:“这个项目是9月份立的项,但真正筹划是在今年的五月份。”

    他点了点手边的文件,看向众人讲道:“到目前为止,施工依旧停留在基础建设方面。”

    “如果冬天不抢工期的话,国际饭店很有可能无法在工期内完成建设。”

    “国际饭店带的那两个项目如何了?”

    谷维洁开口询问道:“冬天了,亮马河生态植被建设工作是要停了,河畔花园住宅区建设呢?也停了?”

    “住宅区那边还没有停工,绿化工程是基本停了的。”薛直夫扶了扶自己的眼镜框,看着手边的资料讲道:“绿化工程冬季施工应该能抢出挖沟的工期。”

    “住宅区这边有秋天抢出来的底子,估计干到明年开春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其实最好——”

    李怀德微微点了点头,强调道:“国际饭店不算,生态工业区绿化以及河畔花园住宅区的工期只能给到明年的年底,你们工程要做到心里有数。”

    “还有。”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他有点了点薛直夫的方向强调道:“不过光干家门口这点活儿,也得出去找点活干,今年国内外的工程都不少。”

    “这个建筑工程总公司已经在考虑了。”

    薛直夫介绍道:“边疆哈蜜矿业准备开建露天煤矿,建筑总公司和能源总公司都去了专业的团队。”

    他看了看李怀德,又看向众人解释道:“我们这一次要在工程建设和能源合作上下功夫,开展多角度、多渠道的合作。”

    “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提醒道:“如果咱们手里没有,那就同圣塔雅集团集团协商引进。”

    “对,是这样的。”高雅琴附和道:“合作还是要以技术合作为基础,这样才牢靠。”

    “综合一下大家的意见。”

    李怀德看向薛直夫强调道:“下来你们再想想,提交个全面的报告。”

    说完了三合一的工程,老李也算是把这个1350万的工程放过去了,开始关注现阶段重点工作。

    “学武同志,你来讲讲吧。”

    他点了李学武的名,讲道:“同志们都想听你讲一讲机场收购案和与首汽的合作方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