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0章 港城虽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0章 港城虽好 (第3/3页)

就可以了,真将这些感受讲出来总觉得虚伪和古怪。

    至少她是这么认为的,没有人能将自己的生活在外人面前事无巨细地展露出来,那这样还有什么可说的,无非是遮掩过后的鸡毛蒜皮。

    李学武是不太认同她的沉默的,因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

    他认为长辈的关心其实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问候。

    如何回答,或者说回答什么,他们或许都不甚在意,只是想通过问询来确定他们过得好不好。

    李学武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把自己和顾宁的生活用玩笑的形式讲的温馨又浪漫。

    顾宁听了他的话既无奈又好笑,她都没注意自己的生活有这么温馨和浪漫。

    当然了,温馨是有的,浪漫从何而来。

    李学武的解释是,能相濡以沫,陪着对方慢慢变老就是这辈子最大的浪漫。

    顾宁只想说她就服了李学武的这张嘴了,没有都能说出花来。

    可偏偏付采凝和母亲就喜欢他的花言巧语,胡说八道。

    “小宁就是太含蓄了。”

    付采凝品着红酒,看着顾宁和李学武这对金童玉女讲道:“也应该适当地活跃一下自己,换一换生活的节奏和心情。”

    “她最接受不了的就是环境变化,连去钢城看我都是勉强。”

    李学武没在意顾宁的点头应许,替她说出了心里话。

    顾宁又觉得他多事多嘴,自己都已经含糊过去了,他又给自己拉下水。

    “这家里的摆件,一草一木,都是她决定和设计的。”

    李学武伸手按住了顾宁怼过来的拳头,笑着讲道:“如果不去当医生,我觉得她还能去做设计师。”

    “总能发现生活的美。”

    付采凝看向丁凤霞问道:“您也喜欢养花吧?”

    “以前还行,可我是急脾气。”丁凤霞笑着解释道:“小宁没出阁前同她嫂子喜欢侍弄花草,我是不伸手的,嫌麻烦。”

    “没想到您还是这样的性格。”付采凝意外地讲道:“我以为跟文字打交道的人心都细呢。”

    “学武是这样的,总能面面俱到。”丁凤霞夸奖自己的姑爷没有一点压力,看着小两口讲道:“小宁现在的生活我很满意,也没后悔当初将她交给学武照顾。”

    “现在儿女都有了,两个人又都事业有成,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付采凝笑着看向李学武问道:“李姝今年上幼儿园了?”

    “去年就上了,在她妈妈单位的幼儿园,离家里很近。”

    李学武介绍道:“李姝倒是懂事,也省心,自己张罗着要去。”

    “有点小,如果可以,还是在家里多养两年。”

    付采凝微微叹气道:“我也是瞎操心,不凡也快要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雅婷照顾不过来的。”

    “如果是厂里的幼儿园,我知道的还可以,老师很负责。”

    李学武介绍道:“从前年开始,我们集团便在教育上加大了投资力度,兴建了全新的办公楼。”

    “不仅将教育体系从原本的市属体系中剥离出来,还建立和完善了思想教育等制度。”

    “我听雅婷说了,真的很好。”付采凝认真地讲道:“如果没有了尊师重道,我真不敢想象孩子们能在学校里学到什么知识。”

    这话她只敢在这说,也只敢当着他们说,出去了就不会认了。

    李学武能感受到她的感情和热忱,是对当前年轻人学习的担忧。

    同样的,也是对祖国的未来,对人才凋零和断档的忧虑。

    为什么她要赞许红星钢铁集团在教育体系上的作为,这是一种形势和政策下的主动争取,是对下一代充分负责的态度。

    至少从现在看,红星厂未来几十年内不会缺少发展所需的人才了,更不会让厂职工的子女失去生存的本领和能力。

    能从联合学校毕业,除了红星钢铁集团的选择,还有诸多联合工业企业抢着要人。

    社会招录工作基本上已经停滞了,连厂职工子女都安排不过来,还有哪些企业会在社会上招录工人。

    但对于技术工人的招录指标并没有做调整,甚至要增加。

    “听说你出力颇多?”

    付采凝看着他认真地点点头,说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相信这份付出和努力不会背弃于你。”

    “我倒是没想这么多。”

    李学武端起红酒杯示意了两人,微微摇头解释道:“只是当时集团正面临技术和人事变革,很大一批工人要重新配岗,为了减少工人的担忧和子女教育的焦虑,这才有了建设联合学校的想法。”

    “也是没想到,联合学校发展的越来越好,项目也越做越大。”

    他是这么解释,可付采凝和丁凤霞都没怎么相信。

    你想吧,李学武参与主持了这个项目,他会允许项目边做边谋划吗?

    现在的结果就是当初李学武设定的目标,只是执行力度的差距。

    “你有没有想过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付采凝问出了心里话,看着他讲道:“我认为你留在内地难有发展空间,即便你现在已经是红星钢铁集团领导了。”

    “如果你能来港城,我愿意推荐你到华润集团工作。”

    她很认真地强调道:“可能比不了你现在的级别,但待遇和机遇一定能让你尽情地施展才华。”

    丁凤霞和顾宁都没想到,付采凝会提出这个问题。

    她们是没想到付采凝会如此欣赏和认可李学武,并且给了一个去港城发展的机会。

    以前大家当然不会认为港城能比内地好多少。但是随着大学习活动的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奔赴港城生活,也让这种差距和对比愈加的明显了起来。

    “如果你想来港城,我可以做主,安排小宁和孩子们也来。”

    付采凝继续讲道:“以小宁的技术,在任何一家医院都有立锥之地,孩子们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她说完后便看着李学武,想听听他的回答。

    顾宁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同母亲一样看向了李学武。

    丁凤霞没有说话的原因很简单,这是姑爷的选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作为长辈的越是不能干预太多。

    她也相信李学武有智慧和思维来决定这一问题。

    “要去港城我早就去了,不会等到现在。”

    李学武很认真也很坦然地看着付采凝讲道:“说才华,我有的只不过是适者生存的能力,说机遇,我现在已经拥有了绝对的先进。”

    “如果说待遇,在我看来,我和顾宁都不是贪图享受之人,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应有的教育。”

    他微微点头讲道:“或许正因为离不开这片土地,我才选择了继续坚守,等待凛冬过去的那一天。”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相信百花齐放,万物复苏,会有更多的机遇等待我去发现和尝试。”

    丁凤霞并不觉姑爷的回答有多么的完美,她更看重这份坦诚和诚恳的态度。

    连凛冬都说出来了,她当然相信姑爷说的都是心里话。

    在当前的形势下,有人出现迷茫的心态是很正常的。

    就连她自己,也会有怀疑和迷茫,但日子不还得一天天的过嘛。

    真如付采凝所说,去港城发展,她相信以姑爷的能力一样能照顾好闺女。

    但是,她会为小两口感到遗憾,是对祖国失望的遗憾。

    从个人情感上来讲,她更希望李学武和顾宁能留在内地发展,这样她才有机会看看他们,看看孩子。

    港城虽好,可也不是故土。

    看付采凝一家的状况就知道了,就算他们飞的再远,不还是像风筝一样总得飞回来嘛。

    家乡的羁绊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同样的道理,谁都无法割舍自己的亲情。

    “这是你的想法,小宁呢?”

    付采凝并没有被拒绝的恼怒,只是很平常地看向顾宁。

    而顾宁的回答并没有给她增添意外,依旧是她想的那样。

    “我觉得现在挺好的。”

    顾宁端起面前的酒杯想要尝一口,可还是放下了。

    连自家收藏的红酒她都不想喝,更别提异乡的水了。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

    付采凝点点头,说道:“我劝过雅婷,她也不想去港城生活。”

    “只是夫妻两个这种状态,长此以往难免要出现问题的。”

    她有些叹气地讲道:“我这做婆婆的能为她想的,能为她做的只有这些了。”

    丁凤霞微微皱眉,嘴里的话却是没有说出口。

    就连顾宁都觉察出了她话里的意味深长,就更别提李学武了。

    让韩建昆开车送走了付采凝,李学武回来时二丫正带着孩子们去洗澡,刚刚他们是在客厅吃的饭。

    餐厅里的谈话丝毫没有影响到家里的生活,甚至他们都没有在意餐厅里谈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丁凤霞坐在沙发上,微笑着看孩子们玩闹着,姐弟俩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

    等二丫带着孩子们去了卫生间,赵雅萍也回了房间,丁凤霞这才看向回来的姑爷问道:“是不是港城出了什么事?”

    “您是说姬卫东吗?”

    李学武走到沙发这边,坐在了丈母娘的对面,微微点头说道:“或许吧,也许是付姨误会了。”

    “这种事当亲妈的能误会?”

    丁凤霞微微皱眉讲道:“你拒绝她是对的,我是很不赞成他们现在做的那些工作,只是不好说。”

    “呵呵,没什么不好说的,我的意见跟您是一致的。”

    李学武笑着附和了丈母娘的话,道:“花花世界再繁华,也终有极限,从零开始才有更多可能。”

    “怪不得她要撺掇你去港城。”丁凤霞越想越翻白眼,哼声道:“你要真答应了她,那下一步她就要给她儿媳妇做工作了。”

    “可能吧,毕竟是当奶奶的,也想同孙子团圆。”

    李学武理解地讲道:“只是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姬卫东那边还是有想法,有主意的,应该不会出问题。”

    他给丈母娘解释了姬卫东的身份,以及他在港城的工作。

    “出淤泥哪有不染的。”

    丁凤霞嘀咕道:“她儿媳妇倒是个聪明人,懂得进退取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