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章 这条狗腿不要也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7章 这条狗腿不要也罢 (第2/3页)

怎么凑合能到一块去啊。

    刚开始那两个月大家还互相串串门,到后来实在不方便了。

    你要说楼上楼下住着,不是老街坊但也是新邻居啊。

    不行,不行,贾张氏跟这些人聊不到一块去,人家也不跟她聊。

    不是没有老太太,而是关起门来互相看不见、听不见,再没了以前隔着窗户打招呼的机会了。

    要是那种在过道摆厨房,共用一个厕所的住宅楼还可以,大家相处的时间比较多,可红星厂没有。

    有也是那种亟待拆除的旧宿舍楼,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了。

    工人新村最小的住宅楼平米数是40平,已经预留了厨房和卫生间,你想占用楼道的空间?做梦吧。

    工人新村所有住宅楼的物业统一归集团后勤处管理。

    这么说吧,你搁楼道里什么东西都会被收走,找都没地方找去。

    李学武在集团工作的时候,就带着主管安全的领导转过一次新村住宅楼的楼道,强调了消防安全。

    如此严肃的管理环境,贾张氏要发展聊闲篇关系网难如登天。

    今天可算是逮着机会了,一定得把她这大半年积攒的话题聊到了。

    同是一个大院的邻居,必然是要说到二大妈的。

    “她以前的身体多好!”

    老七媳妇啧啧出声道:“我都不一定比她结实。”

    “谁说不是呢——”

    贾张氏撇了撇嘴角,眼神示意了在桌上喝酒的刘海中嘀咕道:“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啊。”

    “唉,跟她有什么关系。”

    侯庆华歪了歪脑袋讲道:“要说该遭罪的应该是别人才对。”

    “算了吧,别说这个。”

    老七媳妇摸了摸胳膊讲道:“今天本来挺乐呵的事儿。”

    “你在家干啥呢三大妈?”

    她看了侯庆华问道:“老长时间没见着你了。”

    “出不来,买菜都得紧着点时间。”侯庆华晃了晃脑袋讲道:“家里活儿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出去闲逛啊,我可不必上他贾大妈。”

    老太太们说话都带刺,听不仔细就让人家给埋汰了。

    可贾张氏是谁,她只是大半年没找到对手,不是废了武功。

    “呦——这话说的,还得是他三大妈顾家,人家也热闹。”

    贾张氏撇着嘴角斜着眼睛讲道:“人家俩儿子能挣钱,儿媳妇又是上班,生活比我们好多了。”

    不提儿子、儿媳妇还好,这么一提大家免不了回忆起小叔子和小嫂子之间的故事。

    你瞅着吧,众人就算不去看侯庆华的眼睛,可也会偷瞄一眼。

    闫家这几年做的馊吧事还少了?要不是搬家了,他们一家还是这院里的谈资呢。

    尤其是闫富贵死之前闹腾的,谁不看他们家的笑话。

    侯庆华刚刚的话里不无炫耀的意思,她不止有两个儿子赚钱,她闺女也跟着干运输,不也是赚钱?

    算上葛淑琴,家里六口人四个能赚钱,就是她和大孙女白吃饭。

    大孙女白吃饭,她这饭可不算白吃,没有她家里都吃不上饭。

    这两年闫解放带着弟弟妹妹吃苦,是真赚到钱了。

    二十岁不到,家里两台车,要不是怕出事,第三台车也买了。

    一个家庭可能只有遭遇了变故和考验才能迎来新生和变化。

    闫家当初有三个儿子,闫富贵和闫解成都能赚钱养家,可这个家是越过越破,到最后家破人亡。

    人少了,家又团结起来了,闫解放当家反倒比他爹强很多。

    你说闫解放抠不抠?

    对他自己可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但对老婆孩子和家人很舍得。

    就是出门办事交朋友他也舍得,真跟以前不一样了。

    他妹妹闫解娣,当初是他讲的兄妹三人一起跑运输,第三台车没买的另一个原因是怕她妹妹开不了。

    没买车,可钱却给了闫解娣。

    闫解放遭遇苦难悟透了人生,跑运输挣的钱都在一起,兄妹之间早晚要生嫌隙。

    不是管钱的二哥贪了,就是兄弟和妹妹觉得亏了。

    闫解放还没等弟弟妹妹想到这,就已经考虑好了,也说清楚了。

    既然三人在一起能赚钱,那分开干也一样能赚钱。

    闫解旷得结婚,闫解娣也会嫁人,终究是要分开过的,那何不在兄妹感情深厚的时候分开呢。

    他定了个时间,两台车三个人,妹妹的车钱做嫁妆,再挣出一套房子钱给闫解旷买房就分家。

    到时候妹妹还跟他们一起住,直到出嫁找婆家。

    这样一算大家都公平,只有闫解放要多干几年。

    他的这种想法得到了葛淑琴的支持,自然也得到了弟弟妹妹的认同和感激。

    闫解旷还没结婚就即将实现有房有车的家底,闫解娣出嫁带着一笔巨款嫁妆,到谁家都不会受欺负。

    侯庆华看着儿女们团结有出息,凭什么不骄傲。

    可她的骄傲遇到了儿媳妇是科级干部同样骄傲的贾张氏。

    老七媳妇眼睛亮亮的,提醒周围的邻居别说话,把现场腾出来给这两位,她好久没看这种热闹了。

    吵!动手啊!精神点!

    -----------------

    “学武倒是风采依旧,事业有成,看着比去年更加成熟了。”

    付采凝是会夸人的,微笑着讲起话来节奏很慢,但字字珠玑。

    同她坐在一起,刘茵都很有压力,倒不如同丁凤霞相处舒服。

    这倒不是说刘茵亲近丁凤霞,瞧不上付采凝,都是亲家母,她可不会在心里给两人做比较。

    付采凝是港城公司的大领导,丁凤霞是报纸的大编辑,两人拿在一起比较可没有什么可比性。

    真要说出个比较来,只能说付采凝更独立,丁凤霞更顾家。

    两个女人都为各自的事业和家庭做出了贡献,只是多一点少一点而已。

    酒席过后,李顺带着刘茵将亲家邀请到了后院,避开了前院的闹腾。

    同来的还有李学武,他是怕父母应付不到付采凝这边。

    丈母娘丁凤霞同母亲相处的很亲近,从说话的表情上就能看得出来。

    同付采凝这个亲家母有隔阂是一定的,两人见面的次数少,又是刚刚结成的亲家,自然话题就少。

    这个时候就得他站出来主持局面,要把这些丈母娘伺候明白了。

    “在您这儿我哪敢称事业有成,就算是有几分长进,也是长辈和领导们的关心和关爱罢了。”

    他笑着看了一眼给众人泡茶的李雪,讲道:“这一年我妹妹才是收获良多,事业进步呢。”

    “还没来得及感谢你对李雪的照顾,我们一直想跟你道谢的。”

    刘茵看见儿子的眼神示意,母子连心,说话自然有默契。

    李学武刚给递了话头,她那边就捡起来了,正好接得上。

    她拉着付采凝的手客气道:“听说她要去那么老远的地方,我和她爸担心啊,一晚上都没睡着觉。”

    “咱们是亲家,还说什么谢。”付采凝拍了拍刘茵的手说道:“既然你能把毓秀当做自己的孩子,那我为什么不能把李雪当自己的孩子?”

    “孩子去我那,我要是不照顾,那咱们还算什么亲家。”

    她微笑着讲道:“我也喜欢李雪这孩子,聪明稳重,大方有礼,比我见过的很多年轻人都优秀。”

    “李雪回来都跟我们讲了,说您一直很照顾她。”

    李顺也是感激地讲道:“还说您给她了很多衣服和礼物。”

    “亲家,快别再客气了。”

    付采凝示意了刘茵另一边坐着的丁凤霞说道:“让丁大姐笑话咱们一点小事还客气来客气去的。”

    “哪里会笑话,我说亲家淳朴善良,相处融洽都还来不及呢。”

    丁凤霞的事业可能比不上付采凝,但口才一点都不差。

    她是报社的编辑,无论是文字还是语言艺术上都有功底。

    这会儿见付采凝把话题往自己这边推,便也笑着讲道:“我是老亲家,你是新亲家,咱们也是实在亲戚了。”

    “就算不从毓秀他们俩这论,咱们也得亲近亲近呢。”

    付采凝笑着讲道:“学武同卫东是很好的朋友,连我儿媳妇都是学武给卫东介绍的,要说感激,我还得感激他呢。”

    “他呀,就爱闹——”

    刘茵笑呵呵地看了儿子一眼,道:“有时候我也说他,年纪轻轻的却爱给人家牵线搭桥。”

    “可不止给人家,自己家的桥也是我搭的。”

    李学武拿着茶壶给茶几上的茶杯续热水,嘴里笑着讲道:“要是没有我介绍毓秀给他,学才还打光棍呢。”

    “哈哈哈——”

    屋里坐着的都是自己人,这玩笑说起来一点都不磕碜。

    众人聊起来也觉得李学武这么做有点意思,尤其是同姬卫东的相处,好长时间不知道姬卫东同姬毓秀是兄妹关系。

    说起这个,大家更觉得好笑。

    李学武只陪着他们聊了一会儿,便同父亲一起往前面来送客人。

    大家吃饱了喝足了,也是时候道别离开了。

    刚刚那会儿是沈国栋陪着李学才应付,这会儿人走的多,他们应付不过来了。

    再一个,有很多上了岁数的老邻居要离开,李顺不能不露面。

    “一大爷、二大爷,这就回去了啊,再坐一会儿啊。”

    李学武主动走到垂花门附近,同出门来的邻居们客气着。

    易忠海摆了摆手,示意了门外说道:“家里还有好些个事儿呢,等下次有机会的咱们再坐。”

    刘海中要同他一起走,便也与李学武握了握手就离开了。

    男人们走了,女人们也要跟着离开,除了留下来要帮忙的。

    侯庆华同贾张氏又斗了一场法,说不上来谁输谁赢,但在她看来没输就等于赢了。

    只是她叫了孙女等在门口,又要找葛淑琴一起回家的时候,闫解放走了过来,叫葛淑琴留下帮忙。

    “院里的媳妇儿们都留下了,你就别走了,晚点再回去。”

    闫解放轻声给葛淑琴叮嘱道:“秦京茹啥时候走,你再走。”

    “还有啥事吗?”

    葛淑琴看了一眼喜棚,落忙的人手确实有点少。

    这不能说李家有事情没人来帮忙,而是这个时候家里年轻小子依旧留在家里的少,都去农村了。

    就今天这个事情还是开的席面少,又有沈国栋叫人来帮忙才支得开,否则真的忙不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