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十年 (第3/3页)



    还有那些韶华即将远去的贵妇,阔太,只要能延缓变老,更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这家疗养院的收入是个迷,不过曾有疗养过几次的大佬预估,每年保底几百亿,上不封顶。

    其实除了这三大支柱产业,奎亚那的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很蓬勃。

    比如汽车,菲亚特集团已经被奎亚那完全收购,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每年还能出口几十万量。

    还有自贸区,十年间又陆续开了几家赌场,成为仅次于拉斯维加斯的赌城,年利润高达几百亿。

    至于民生方面更是没话说,78年,奎亚那的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全世界排名第4。

    没说的,妥妥的发达国家。

    现在奎亚那的国土,随着苏里南和法属奎亚那并入,外加巧取豪夺巴西大半个罗赖马州,总面积达到了95.4万平方公里。

    全世界排名第30名,仅次于埃及,相当于2个半东瀛,将近10个南高丽,勉强算得上幅员辽阔了。

    人口方面,奎亚那的移民潮已经基本结束了,户籍人口稳定在960万上下,常驻人口1200万左右。

    其中,华人是奎亚那的主要族裔,近600万。

    而奎亚那的现役军队28万,华人占比更是高达8成。

    不过奎亚那并不是杜蔚国麾下部队最多的,加里曼丹才是。

    72年,莫兰秋风扫落叶似的扫清了加里曼丹岛西部,中部,南部,以及东部的军阀,统一了全岛。

    74年,加里曼丹正式建国,首都设在了墨拉威,首任总统叫姆巴多·戈多。

    他是南加里曼丹人,原印泥国防军师长,后来拢了几万条人枪,割据岛屿南部。

    这家伙的部队早就被打残了,成了没牙的老虎。

    不过他在当地还算有点影响力,人头也熟,所以才被莫兰推到台前,成了她遥控的傀儡。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总面积74万平方公里,就算去掉北部,也有近60万平方公里。

    目前,莫兰治下人口2000多万,又是刚打下的地盘,个别地方还不时发生小规模的叛乱,必须设重兵守备才稳妥。

    因此,她麾下常备兵力高达44万。

    这还只是正规军的数量,如果再加上地方的投诚民团,少说也有60万。

    不过,加里曼丹的部队大都是整编后的降军,装备,训练,纪律都不咋的,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

    而且,加里曼丹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穷得掉底,工业基础趋近于零,半数人还在刀耕火种,住在茅草窝棚里。

    想建设这样一穷二白的加里曼丹,难度是地狱级的,需要的资金与资源,都是海量的,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光靠芭提雅和汽车城,杯水车薪。

    而莫兰这娘们又是个要强要尖的,不愿落于人后,所以,这几年为了赚钱填窟窿,她眼睛都绿了。

    只要能赚钱,无论什么营生她都干,尤其是佣兵生意,更是干得如火如荼。

    东南亚,西亚,中东,东欧,还有北非,但凡发生战乱的地方,都有杜莫雇佣军团的身影。

    甚至许多地方的战乱,背后都是杜莫挑拨的,简直就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第一号搅屎棍。

    好在,莫兰的付出也并没有白废。

    5年时间,加里曼丹彻底改天换地,新修了2万多公里铁路,还有6万公里公路,贯通了全岛。

    大多数城市,小部分乡村都通了电,还建立了通讯联系,政务,警察,医疗,教育,司法体系也逐步健全,取消了地方治安团。

    还有各种各样的工厂,矿场也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总算了有了点薄弱的工业家底。

    首都墨拉威更加不得了。

    不仅全城通了水电,铺了水泥马路,还修了机场,火车站,修建了许多高楼,已经有了现代化大都市的轮廓。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不过,莫兰却并不开心,因为她现在正面临着一道难关,而且还是无解的难关。

    啥难关?没人可用了,确切点说是她没有移民可用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