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98章 宋运辉的来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98章 宋运辉的来信 (第2/3页)

帽,令人举步维艰……”

    字里行间,虽然少了些过去的绝望,却依然充满了苦闷和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能解决技术难题,却难以撼动僵化的体制和固化的利益格局。他甚至在信中流露出对林凡的羡慕,羡慕他能有一个相对支持改革的领导和可以施展拳脚的空间。

    信的末尾,宋运辉写道:“……近日厂内风声鹤唳,传闻上级有意整顿调整,人心惶惶,不知是福是祸。吾唯有时刻警醒,深耕技术,积蓄薄力,以待兄所言‘天时’耳。与兄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盼常赐教,互通有无。弟:运辉谨上”

    林凡放下信,心情有些沉重,又有些欣慰。沉重的是,宋运辉的处境依然艰难,国企改革的道路注定漫长而曲折。欣慰的是,这位技术天才终于开始意识到策略和耐心的重要性,开始了艰难的转变。这封信本身,就是一种倾诉和求助,说明他真的把林凡当成了可以信赖的挚友和兄长。

    他当即铺开信纸,准备给宋运辉回信。他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结合培训班上学到的案例和红星厂的经验,提出了更具体的建议:

    “……人事倾轧,古今中外皆有之,不足为奇,亦不必过分焦虑。可尝试‘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你所言能耗降低之成果,便是团结务实者的最好纽带。可将此成果扩大化、可视化,形成报告,突出其经济效益,争取更多中间派支持……”

    “……关于厂内调整风声,未必是坏事。变动之中,常蕴藏机遇。你可提前准备,梳理技术改革之思路与潜在效益,一旦时机出现,方能迅速提出,把握主动……”

    “……我于此间学习,深感管理之于技术,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附上近期学习整理的《目标管理与成本控制初步》笔记一份,或对你有所启发……望弟保重身体,坚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