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八章 嘱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八章 嘱咐 (第2/3页)

 待管事的退下之后,沈玉柔笑着解释道:“爹爹称得上桃李满天下,边关的不少文官也和府里关系亲厚,想来爹爹是有话要对夫君说。”

    边关不止有武将,还有文官,要打理粮草内政,还会起到监察武官的作用。

    秦无咎听了立即明白了,沈家人脉深厚,在边关肯定也有人。

    这便是官宦世家的好处了,人脉深厚,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关系,做起事来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做什么事都事半功倍。

    而岳父显然也是要对他交代一下,在边关有哪些是体己人,若是遇到了事,哪些人可以放心地用。

    虽然在边关明显的文弱武盛,但是那些文官在边关浸淫多年,对边关的情形一定了若指掌,而这恰恰是秦无咎最需要的地方。

    秦无咎笑道:“这倒是要麻烦岳父了。”

    用过饭之后,沈玉柔再次说起了边关的将领们,两人一直说到了深夜。

    兵部的行文终于正式下来了,秦无咎也变得愈发忙碌了起来。而对于楚皇突然命秦无咎领兵增援边关,朝野都大为震惊。

    为保持京营的战力,楚皇抽调京营兵马赴边关轮战这也是常有之事。

    但是秦无咎毕竟非比寻常。

    一来,秦无咎年纪尚轻,素来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突然就让他统领五万大军奔赴战场,这非同小可。

    不过朝野之间却诡异的有些安静,因为秦无咎背后还有一个身份,虽然楚皇并未明旨宣召天下,但是所有人心里都清楚,秦无咎就是皇子。

    若是秦无咎还没有爆出来皇子的身份的话,他要带领五万大军奔赴边关,百官弹劾的折子非得淹了御书房不可。

    二来,既然秦无咎是皇子的身份,为何楚皇还要秦无咎领兵去边关呢?这不由让人浮想联翩。

    何止百官浮想联翩,大皇子和二皇子一样浮想联翩,他们做梦都想有这样的机会。

    领兵去边关,这些年来边镇一直都是固守,只要击退了北齐的进攻就是大功一件。

    大楚以武立国,若是皇子能够有军功在身,毫无疑问会在储位之争中获得很大的优势。

    连不了解怀良皇后和楚皇深厚感情的外官心里都嘀咕,楚皇是不是有意立秦无咎为储,就更不用说大皇子和二皇子了。

    他们清楚,楚皇这就是在给秦无咎的储君之路铺路呢!

    特别是大皇子,心里尤其不甘,他如今算是镇国大将军的准女婿,若是能领兵去边关的话,一定能获得边关将士们的青睐,要立下功劳还不是轻而易举?

    秦无咎要领兵去边关的消息在朝中影响很大,但是在民间反而反响很小。

    毕竟民间百姓不会像官员一般想的那么多。

    但是秦无咎可顾不上什么影响不影响,他每天都忙碌的很,兵部正式行文之后,军械粮草兵马都开始调动交割。

    但是这天他却早早的就回府了,因为他要和夫人一起去老丈人家,聆听一下老丈人的教诲。

    待丫鬟们上完了酒菜之后,沈学士边将下人都遣下去了,厅里就剩下了他和秦无咎。

    秦无咎给老丈人满上,两人碰杯喝了一个。

    放下酒杯,沈学士感慨道:“当初我还跟夫人说,陛下和你相认了,却没有下旨昭告天下,那陛下一定会有大动作的,当时我就有所猜测,陛下是要你领兵去边关,但当时我也只是猜测,没想到如今真的应验了。”

    秦无咎静静的听着,心里也有些感慨,老丈人到底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他还从未朝这方面想过,但是老丈人竟然已经有所猜测了。

    其实秦无咎也才想起来,他曾经听沈玉柔说起过,老丈人确实说过,陛下后面很可能会有大动作。

    这里没有外人,沈学士就敞开心扉的说了:“当初陛下说,暂时不下旨昭告天下,是因为当初追封你母后的时候,曾经激起过很大的风波。”

    “其实并非如此,若是陛下真的下旨的话,朝中百官也并不会反对,因为你是陛下的儿子,那就应该是皇子啊,这谁都挑不出错来!”

    秦无咎闻言不由眉毛一挑,确实是这个道理,他也曾经想过这问题。

    沈学士继续道:“所以我便在想,也许陛下另有深意,果然,陛下是要你领兵去边关,若是陛下下旨将你的身份昭告天下了的话,那你就不可能领兵去边关了。”

    “陛下想要下旨什么时候都可以下,但是领兵的机会却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无论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想必做梦都想有这样的机会。”

    秦无咎闻言不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老丈人特地将大皇子和二皇子拿出来说,用意不言而明。

    他心里也未尝没有产生过这个念头,特别是知道他的母亲是怀良皇后之后,他就禁不住产生了这个念头,毕竟他可算是嫡出皇子。

    再去过小楼,知道了自己母亲在楚皇心中的地位之后,他这个念头就更加强烈了。

    毕竟他是嫡出皇子,而且楚皇对他的母亲如此怀念,哪怕过去了近二十年感情都一点都没有变过。

    没想到如今老丈人也这样说,老丈人相比外人来说知道更多内情,所以也比外人更容易判断。

    沈学士见秦无咎脸上并没有惊讶的神色,脸上也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看来秦无咎心里也想过这些。

    沈学士感叹道:“你岳母还感慨你才成婚没有多久就被陛下派去边关,但是想想,陛下许下的三年之期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也容不得陛下继续等下去了。”

    秦无咎笑道:“从前一直不想掺和进立储之争中,如今不想参与也参与进来了,而且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既然有我母亲的遗泽,若是不争一争未免对不起我母亲。”

    沈学士笑道:“现在不是你争不争的问题,而是陛下打算往你怀里塞,若是这样都不要,那岂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