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年之诺 (第3/3页)
之后怔了怔,刚刚紧张起来的气氛也瞬间一泄。
陛下许诺立储,这说明对百官的上书谏言还是听进去了,只是一时犹豫未决,所以打算再想想。
这样一想他们心里立即舒坦了不少。况且三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陛下春秋鼎盛,拖个两三年立储也并无不妥。
怪不得陛下暂不立储这些重臣们没有继续谏言,原来陛下做下了三年之内立储的许诺。
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众人纷纷道:“陛下圣明!”“是啊,是啊,陛下圣明!”
即便那些支持大皇子的人心有不甘,暂时也不敢插话,毕竟其余的官员都开始称赞陛下圣明了,他们还能说什么?想表示陛下不圣明吗?
谁也没有料到这样大的立储风波竟然最终就这样偃旗息鼓,虽然楚皇给出了承诺,也能让人理解。
但是总给人一个感觉,雷声大雨点小。
一开始的时候秦无咎就觉察到了陛下并没有立储的意思,所以这个结果既在他的意料之内也在他的意料之外。
让感到意外的是,楚皇竟然许下了三年之内立储的诺言。难道楚皇心里真的沉吟未决吗?
还是楚皇心里属意的是大皇子,但是现在支持二皇子的官员居多,所以楚皇还要再等待机会?
秦无咎也琢磨不透楚皇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对于楚皇如此举重若轻的就化解了这次风波,他还是感到极为钦佩的。
二皇子苦心挑起的这场风波愈演愈烈,如烈火烹油一般,结果楚皇三言两句就将风波平息了。
二皇子苦心谋划,而且一定对此充满了期待,结果这场风波这么容易就偃旗息鼓了。
不知道二皇子知道了失落之下会不会吐血,秦无咎心里恶意揣测,心里暗爽不已。
二皇子并没有吐血,但是心里确实十分失落,失落的同时他心里还感到阵阵寒意。
这么多官员上书支持他,他又有大婚的喜气,在这样有利的情形下,楚皇竟然都没有顺势立他为储。
难道楚皇心里其实是不想立他为储吗?这才是让二皇子最感到心寒的地方。
怎么会这样?怎么这样?
哗啦一声,名贵的毛笔、砚台纷纷落在了地上,二皇子却对心爱的砚台看也不看,面上全是恍惚的神色。
怎么会这样?他可是父皇的长子啊,父皇怎么可能不想立他为储君?
一定是秦无咎,一定是秦无咎入宫诋毁他!要不然父皇一定已经立他为储君了!
二皇子紧紧的攥着拳头,整个身子都颤抖起来,恐惧、愤怒、不甘……所有的情绪一起汹涌而来。
小太监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战战兢兢道:“殿下,何大人和刘大人求见。”
二皇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让他们进来吧。”
这两人是一直跟随着他的官员,因此他也没什么好避讳的,甚至连地上的笔砚都没有管。
何学勇和刘温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恭敬的行礼,但是两人却距离了好几步远。
何学勇受到消息之后就急急赶来,因为他知道这事对二皇子的冲击很大,生怕二皇子受刺激之后会举止失措,做下错误的决定。
而刘温收到消息之后急急赶来,因为他知道二皇子心里一定不好受,这时候正需要人安慰,这是拍马屁上位的大好时机。
自从围猎之后,刘温就在明显感受到二皇子对他的信任每况愈下,所以他必须要抓住机会挽回。
两人全都急匆匆赶来,然后便碰到了一起,那一刻两人心里对对方都分外的腻歪。
如今入了书房,见到地上散落的笔砚他们倒也没觉得惊讶。二皇子有气无力道:“你们来了。”
刘温连忙道:“殿下息怒,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二皇子看向何学勇,这时候的他已经能明显的感受出来,刘温只会说些废话,平日里倒也能有点意思,但是关键时候还得看何学勇这样的能臣。
何学勇沉声道:“殿下,虽然不是咱们期待的结果,但是,也不是最坏的结果,不是吗?”
确实不是最坏的结果,大皇子并没有被立为储君。
二皇子叹道:“本殿心里还是十分不甘,如果咱们继续引导下去的话……”
何学勇坚决道:“殿下,不可!万万不可!一来,多数官员已经接受了陛下的许诺,并不容易被煽动起来。”
“二来,陛下对咱们的小动作也并非一无所觉,若是继续下去,会引得陛下反感,适得其反。”
二皇子不甘心道:“那怎么办?”
何学勇沉声道:“殿下,陛下既然许诺三年内立储,想必一定会做到。这期间殿下务必尽量表现自己,争取陛下的好感。”
其实何学勇说的也是老生常谈,这里面也没有什么复杂的道道。立储全看楚皇属意谁为储君,同时争取官员的支持。
二皇子犹豫了一下说出了心里的隐忧:“何大人,你说,父皇会不会心里根本就不想立我为储,所以才……”
何学勇沉声道:“殿下切不可妄自菲薄,若是陛下真的想立大殿下为储君,那陛下就直接下旨了,用不着再等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