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再游书院 (第2/3页)
种改不了的目中无人又眼高于顶的那些臭毛病,而且极是谦虚有礼的态度十分满意,便又好言安慰鼓励苏符了几句,才转向了崔道成。
崔道成现在已经有了两重身份,身兼两职,一是负责管理梁山大寨旧址以及梁山圣庙的留守,同时也是梁山书院的副院长,手下那一个团的战士也都转为了梁山书院的安保部队,专门负责梁山书院的安全工作。
“老崔,咱们抱一个!”王伦与崔道成熟不拘礼,两人哈哈大笑着抱在一起。
如今的崔道成已经重新做回了和尚,一身的僧人装扮,今天更是为了迎接王伦而特意穿上了一身崭新袈裟,却因为两人的大力拥抱而皱成了一团。
与众人都见了面,王伦等人便在李清照、苏符、崔道成的陪同下移步上山。
一路行来,梁山已经大变了模样,以前的校军场早就变成了学校的操场,军营变成了学生宿舍,忠义堂也成了书院的大礼堂,更是又修建了很多新的校舍,现在的梁山已经没有了过去的铁血杀伐之气,取而代之的却是朗朗书声以及蓬勃向上的无尽朝气。
王伦等人在梁山书院内到处走走看看,苏符三人也向王伦详细介绍了书院这些年来的发展情况。
当年在梁山书院建立之初,王伦便已经有意按照后世现代学校的模式对书院进行了规划。
而后随着梁山总部迁入济州,王伦也官至一方节度直到最后封王,王伦更是对梁山书院的建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投入了极大的财力物力,又招揽天下英才入校任教,从而使得梁山书院越加地完善,同时也是声名大振,更使大梁各地学子无不慕名而来。
现在的梁山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学府,按照专业门类不同,划分了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管理、法学、医学、艺术等十八个分系学院,院内有教职员工三千余位,各分院四个年级学生总共三万多人。
王伦对于教育是最为看重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大梁卫国军,因为王伦作为身历两个时空世界的现代人,自然知道教育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只有办好教育,才能为国家建设,国家富强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才能使一个国家长盛不衰,永远跻身于世界强者之林。
而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梁山书院已经有了这等规模,王伦自是大感欣慰,当即大笔一挥,当场便给梁山书院增批了数千万的教育经费。
苏符大喜过望,深感还是王伦大气,自己也终于没有跟错人,有王伦这样的主公在,又何愁教育不兴,国家不盛。
王伦却又叮嘱李清照,大梁不能只有一座梁山书院,要有更多更好甚至是超过梁山书院的其它学府才行,只有这样才能为大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大梁也才会越加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