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南北初交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章:南北初交锋 (第3/3页)

让你大吃一惊!古法新用,有点意思!

    【市图书馆检索记录(护士小姐姐帮忙查询)】

    *用户:赵昭明

    *检索关键词:象棋布局;中炮对屏风马;象棋现代理论;古谱新用

    *借阅记录:《中国象棋兵法》(梅馨)、《象棋布局原理》(杨官璘)、《橘中秘新解》(已预约)

    周末转眼即至。

    交流赛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场面比棋协活动室大了数倍,棋手众多,气氛更显紧张激烈。

    赵昭明第一次参加此类正式比赛,看着对手们凝重的表情、计时钟规律的嘀嗒声,不禁也正襟危坐,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他的首轮对手,是一位来自邻市的青年棋手,手法熟练,一看便是沉浸现代布局多年的科班出身。

    猜先,赵昭明执后手。

    对方毫不犹豫,“炮二平五”,中炮开局。

    赵昭明深吸一口气,稳健应以“马八进七”。

    对方紧接着“马二进三”、“车一平二”,步伐流畅,正是标准的现代起手式。

    赵昭明努力回忆这几日恶补的体系知识,应对尚算得体。棋至中局,局面复杂,对方突然祭出一路流行的弃兵变例,以求打破平衡!

    此变例在《布局精要》中有提及,但变化繁复,赵昭明研习时日尚短,记忆不免模糊。危急关头,他骨子里的古谱素养本能复苏,下意识地走出一记古谱中用于应对急攻的巧妙迂回之着!

    这着法精妙是精妙,却与当前流行的体系应对略有偏差,好似一段古典乐章突然插入了一段虽美却稍显突兀的华彩乐章。

    对手显然一愣,思考时间明显延长。他显然没料到对方会脱离“谱着”,走出如此古老冷僻的应变。最终,他未能找到最佳应对,反而被赵昭明这手“复古奇招”搅乱了阵脚。

    赵昭明抓住机会,凭借出色的中残局实力,逐步扩大优势,最终取胜。

    赛后,对手苦笑摇头:“兄弟,你这棋……不按常理出牌啊!哪学来的怪招?”

    赵昭明拱手:“惭愧,乃是古谱所载,班门弄斧了。”

    对手肃然起敬:“古谱?厉害!现在很少有人这么下了。不过……”他顿了顿,诚恳道,“这招虽妙,但风险也大。若我刚才应对无误,你这局面可就难办了。还是现代体系更稳妥些。”

    赵昭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一胜,虽甜,却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古谱基础的局限性——可出奇制胜,却难成大道根基。

    后续几轮,他遭遇了更多风格各异的对手,有擅长“顺炮横车”的猛攻派,有精通“反宫马”的防守大师。他有胜有负,时而因古谱妙手惊艳全场,时而又因对现代流行布局理解不够深入而迅速败下阵来。

    老秦头观战之余,拍着他的肩膀:“怎么样,小子,开眼了吧?棋啊,就像这时代,变得快!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但新东西也得学!你得把老玩意化进新体系里,那才叫真厉害!”

    赵昭明深以为然。这次交流赛,犹如一场洗礼,让他真切地看到了现代象棋的博大精深与激烈竞争,也让他更明确了自身的方向。

    南北交锋,古今碰撞,在他心中激荡起前所未有的火花。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误入现代的迷茫者,更是一个渴望在新时代棋坛中寻得一席之地、并以此为契机探究自身之谜的求道者。

    他知道,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

    而《九章弈经》的谜团,似乎也在这古今棋理的对比与融合中,隐约透出另一重深意——棋道,或许本就是一条贯穿古今、连接南北的通天大道?

    他摩挲着怀中温凉的玉珏,目光投向文化宫窗外车水马龙的现代街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挑战欲。

    这局棋,越来越有趣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