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6章 皇帝们的“惜命”指南 (第2/3页)
如此敬畏的东西,他作为凡人帝王,岂能不惧。
“朕的身体,关乎社稷。”
他对自己这么说,也对所有敢于质疑的人这么说。
从此,长安的皇宫里,最不缺的,就是酒。不是用来喝的,是用来洗的。
所有御医、宫女、太监,在接触皇帝之前,都必须用高度酒反复清洗双手,直到两只手搓得通红发烫。
御膳房更是被翻了个底朝天。所有食材必须用煮沸的水清洗,所有餐具每天都要在沸水中蒸煮一个时辰。
过去讲究鲜嫩口感的菜肴,如今一律要求“熟透”。
一开始,宫里的人都觉得陛下小题大做,但几天之后,他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
宫中那些时常发生的小毛病,比如腹泻、风寒、皮肤疮疹,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了。
尤其是那些体弱的皇子公主,往日里换季时总要病上一场,这次却个个精神抖擞。
事实胜于雄辩。
于是,用酒洗手,用沸水消毒,从一道皇帝的旨意,变成了一项所有人都自觉遵守的铁律。
太医院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太医令不再是那个只在皇帝生病时才会被想起的边缘角色。
李世民每日都会召见他,询问的不是脉象,而是宫里的卫生状况,酒精储备是否充足,以及对天幕医学知识的研究进展。
太医令活了六十多年,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受到自己的职业是如此重要。
相似的场景,在不同的时空,以各自特有的方式上演。
大汉,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比李世民要走得更远。他不仅下令用酒洗手,还对酒的“纯度”产生了极高的兴趣。
“天幕曾言,酒越烈,杀菌越佳。”
刘彻召集了宫中最好的方士和医官,在他们面前摆了一排不同度数的酒。
“朕要你们,给朕造出最烈的酒。比火烧春更烈,比西域来的任何酒都烈。”
方士们面面相觑。他们过去炼丹,追求的是金石不朽,何曾研究过如何酿酒。
但皇帝的命令就是天命。
一群原本研究黄白之术的方士,被迫转型,开始研究一种被他们命名为“蒸馏法”的奇术。
他们架起炉子,改造铜鼎,试图从寻常的酒水中,提炼出那最纯粹的“酒之精魄”。
几次失败后,当第一滴清亮如水的液体,从冷凝的铜管末端滴落时,整个炼丹房都沸腾了。
一名方士小心翼翼地蘸了一点,放在火上。
“轰。”
一团远比寻常酒精更明亮、更炽热的蓝色火焰窜起。
刘彻得到消息后,亲自前来观看。他看着那纯净的液体,眼神中带着一种狂热。
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用来杀菌的工具,这是一种提纯,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