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36章 郑和与哥伦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36章 郑和与哥伦布 (第2/3页)

这支无敌舰队的日常。

    士兵们在甲板上操练,阵列森严。

    水手们熟练地操控着巨大的船帆和缆绳。

    船舱内,不仅有充足的粮草淡水,甚至还有专门的菜圃和猪圈,实现了远洋航行的自给自足。

    视频的旁白声音平静而有力。

    “这是一支代表着当时世界最顶级航海技术与国力的舰队。它的使命,不是征服与掠夺,而是宣扬国威,勘测航路,发展勘合贸易,以及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他们七下西洋,航迹遍布三十余国,最远抵达东非沿岸,带去了精美的瓷器与丝绸,也带回了异域的香料与珍宝,比如长颈鹿,时人称之为‘麒麟’。”

    朱棣的胸膛剧烈起伏,脸庞涨得通红。

    麒麟,他记得,他当然记得。

    当那头温顺的异兽被牵入奉天殿时,满朝文武山呼万岁的场景,是他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之一。

    天幕上的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在他的心上,让他感到无与伦比的自豪。

    然而,就在此时,画面一转。

    蔚蓝的大海依旧,但海面上的船,却显得寒酸无比。

    只有三艘小小的木制帆船,最大的那一艘,长度甚至不到宝船的五分之一。

    船身破旧,风帆上满是补丁,仿佛随时会在风浪中散架。

    【1492年,西班牙,哥伦布探险队】

    【旗舰:圣玛利亚号,长约24米】

    【船队规模:三艘船,总人数约九十人】

    这寒酸的对比,让所有时空的帝王都愣住了。

    嬴政的嘴角露出一丝不屑。

    就这?

    也配和刚才那支海上巨兽相提并论?

    李世民也是微微摇头,觉得这天幕有些小题大做了。

    朱棣更是差点笑出声。

    这三条小渔船,恐怕连他宝船舰队里的一艘水船都比不上。

    然而,旁白的声音却变得意味深长。

    “与郑和舰队的浩荡皇威不同,这是一支由商业利益驱动的私人探险队。

    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寻找传说中遍地黄金的东方,以及价值连城的香料。”

    “他们的领袖,哥伦布,坚信大地是圆的。他认为,只要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达东方。”

    “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一次前途未卜的豪赌。”

    画面中,三艘小船在狂风巨浪中挣扎,船员们面黄肌瘦,甚至发生了叛乱。

    他们经历了绝望,经历了内讧,经历了对未知的恐惧。

    但他们,始终在向西航行。

    终于,在航行了七十天后,一个瞭望手发出了欣喜若狂的呼喊。

    “陆地。”

    画面拉远,一片郁郁葱葱的,从未在任何地图上出现过的绿色大陆,出现在海天尽头。

    旁白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

    “哥伦布没有找到黄金遍地的东方。但他错了,他又对了。”

    “他发现了一片全新的大陆,一片不为旧世界所知的广袤土地。后世,称之为——美洲。”

    “而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长着一些当地土著视作主食的作物。”

    画面切换。

    泥土被刨开,一串串圆滚滚的土豆被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