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奏对(求月票!) (第2/3页)
,临了一场空。
天后点了点头,觉得实施可行性比较大,问道:“妖律,具体又该如何拟制?”
沈羡道:“妖律,我可着手为圣后编纂,同时朱雀司协同将天下妖类以善恶、种类、习性,编成《九州妖魔图鉴》,不仅是妖律,约束道人的道律也当颁布,无斩妖榜之功绩,不再受朝廷道田供奉。”
前世身为一个法学生,法学素养早已厚实,更不必说动辄行使紧急立法权。
“太清、上清还好说,玉清道人一定会反对。”天后道。
慕容玥道:“太清不问世俗,淡漠苍生,不少道人宁愿不领道田供奉,也不想受朝廷约束。”
归根到底,李景立国之初,开国君主仰仗道门很多,甚至攀附太清,自称祖上曾是太清后人。
沈羡说道:“太清一脉,毕竟还是少数,况且,太清一脉也不全都是这般。”
慕容玥清声道:“太清一脉四洞二派,也有愿意斩妖除魔的。”
天后道:“就依沈先生之言,不过还当徐徐图之。”
她已经明了,分化拉拢,以理服之,以情感之,以利诱之。
沈羡道:“天下道议之权,当归于上,不得妄议中枢道政,圣后娘娘广开科举之前,可以报纸等途向百姓宣扬教化仙侠之道。”
换句话说,要先和道门争夺舆论话语权。
“仙侠之道?”慕容玥听着这四个字,压抑着心头的一丝悸动,问道:“何谓……仙侠之道?”
“仙侠之道,在山为仙,下山为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仙之圣者,垂怜苍生。”沈羡声音抑扬顿挫,几如金石。
在空旷的殿中,清泠激越,犹如仙音,让人心生肃穆之意。
“人道洪流,势如星河,浩浩荡荡,亘古不朽,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三清大教,不论是以己心代天心,还是以己心阐天心,亦或是截取一线天机,都离不得人道永昌!”
而慕容玥闻听此言,如遭雷击,心头却不由一震。
因为,这都是她的道!
但眼前少年却用一种新颖而直观的观点讲出来,可以说沈羡在这一刻,不仅是人道和仙道之辩,更是涉及到了天道。
如果不是修为不值一提,说是道尊下凡都有人信。
开宗立派,自成一家。
慕容玥心绪激荡,原本冰肌玉骨的玉颊泛起一抹晕红,体内的气息似乎都微微上浮,原本停滞在第七境巅峰的修为,似要向第八境迈进。
沈羡此刻的口吻,说是圣人讲道,都不为过。
点评三教,也就道祖有这个底气。
这本就是一个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