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虞青婵 (第2/3页)
而那知课道士又行至近前,开口道:“观主吩咐,天色不早了,诸学子写一首道诗,不拘题目,书写之后,就可以回去了。”
一听此言,两仪殿中的学子,脸上神色不一。
好像距离年前已经三个月过去,是又到了考核道诗的环节。
这也是青羊观主的例行季度小测验,主要是观察弟子的灵性和道悟境界,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目的。
刘瑜气定神闲,他在先前已经得了消息,今日会做一首道诗,还好他提前有所准备。
刘瑜以往找人捉刀被鹤守道人发现,终于汲取了教训,这次道诗就写得中规中矩,算是不再谋求以道蕴之才获得鹤守道人的青睐。
裴慎将手中的字帖,递给一旁恭候多时的道童,而后端起案角的茶杯喝了一口,提起手中的羊毫毛笔,饱沾墨水,沉吟片刻,写了一篇道诗。
庭院之中,众人也都再次安静下来,只有毛笔扫过纸张的沙沙声音,墨水与纸张的香气在殿中混合着线香的燃香之气,无声弥漫开来。
而沈羡这边厢写完,题上自己的名字,也不多言,悄然出得两仪殿,此刻春雨正盛,沈羡沿着雕梁画栋的回廊,向着青羊观前殿行去。
他急着回家,并未自己创作,所写古诗是前世的一位古人所作。
乃是时常得嘉靖皇帝口中念念有词的那首,倒是颇为契合鹤守道人。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沈羡念及此处,心头多少生出几许对前世的怀念。
而后,沿着朱红梁柱的回廊,出得月亮门洞儿,伫立在庭院中,抬眸看向天穹,此刻赫然已有些昏暗。
雨后的空气,混合着芳草气息,愈见清新扑鼻。
管家宁伯已经备好了车马,而小厮阿信近前,撑起一把雨伞,笑道:“公子,台阶滑,公子慢点儿。”
沈羡“嗯”了一声,上得马车,但见马车拨开渐渐繁密的雨雾,在马车车轮的辚辚声当中,就向着谷河县西城行去。
因为下了雨,路上的行人明显寥落许多,而两旁的酒肆饭馆倒是挤满了一些人,贩夫走卒,三教九流,饮聚一汤,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沈羡掀开车帘,将这些收入眼底,心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刚刚返回家中,回到后院,正要唤人更衣。
织云面带担忧地说道:“公子,老爷在六骥厅等待多时了。”
沈羡道:“我这就过去。”
想来老爹是要考较他的功课来了。
六骥厅,嗯,老爹显然是个附庸风雅的,不过,这世界可没有昭陵六骏,但六骥说的赵氏,说的是京城的赵家人出了六个道学贤达。
“荀氏八龙,赵氏六骥,其中有多少是互相声援,滥竽充数?”沈羡在心头暗暗吐槽了一句。
其实,兰溪沈氏也是郡望,比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